-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长句变短句相互修饰须相连
──
广州市花都区狮岭中学
何芬芳 璘乙人
邮箱:LinYiRen1296@163.com
邮政骗码: 510850
电话:
句式变换,看似容易实难,难就难在它的意义所在。而如今有关这方面的指导可谓层出不穷,而尽人意者几何?尤其是长短句式变换更是如此。这不得不引起大家的深思。在此,鄙人不是有意去责备谁,更不是去标新立异,只是想借此机会,同广大同仁探讨,向广大能者学习,以求更大收获罢了。仅此而已。若有不对之处还请批评指教。
【内容摘要】
长短句式互换的原则是保持原来句子的意思不变。可是,在实际操作中又在不断地违背这一原则。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究其原因,是操作者没有真正理解“句子原意的真正含义”所致。本文就这一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即长短句变换:
以下例子摘录于《学习与评价》(语文七年级下册,广州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此处只是用来作阐述问题的引子,绝无其他恶意,若有得罪之处,还请海涵。
:
把一个长句改写成短句,可以使句意简明,便于理解。请把下面的长句改写为三个连贯的短句。(不得改变原意,可添加必要的词语)
:
原句:它们根本无法寄托我们对你们深深爱着的、同时也是我们所敬佩的英勇献身的人们的哀思。
:
变成的短句:
①它们根本无法寄托我们对你们深深爱着的人们的哀思。
②它们根本无法寄托我们对所敬佩的人们的哀思。
③它们根本无法寄托我们对英勇献身的人们的哀思。
1、本语句摘自七年级语文下册《24 真正的英雄》第三自然段:
我们今天所说的远远不够表达我们内心的真实情感,言语在我们的不幸面前显得如此软弱无力:它们根本无法寄托我们对你们深深爱着的、同时也是我们所敬佩的英勇献身的人们的哀思。
从原句中可以看出“原长句”的真正意思是:言语根本无法寄托哀思。那么是谁的哀思呢?很显然是“我们的哀思”。那么是我们对谁的哀思?很显然是“对英勇献身的人们的哀思”。英勇献身的人们与谁有一层什么关系?很显然是“英勇献身的人们是你们深深爱着的”“ 英勇献身的人们是我们所敬佩的”这样一层“爱着与被爱着、敬佩与被敬佩”的关系。这里只有“你们深深爱着的”与“我们所敬佩的”构成并列关系,它们共同修饰“英勇献身的人们”,而“ 英勇献身的人们”,才是“‘你们深深爱着的’与‘我们所敬佩的’”的原因与理由;再则,“英勇献身”对“人们”起修饰限制作用,是一个整体,在这里根本就不能拆开;再则,“你们深深爱着的、同时也是我们所敬佩的”中的“同时”的强调作用,也告诉了人们这里采用的是“互文”修辞手法。
2、现在,我们将“”中的三个单句变为复句,看看能否使语义连贯:如果变成以下句子看看语义如何?
:
它们根本无法寄托我们对你们深深爱着的人们的哀思,根本无法寄托我们对所敬佩的人们的哀思,根本无法寄托我们对英勇献身的人们的哀思。
这种承前省略主语的句式变换方法,这也许是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句式变换法吧。可是,当我们具体研究一下,就会发现,这个复句中的各分句间的关系是并列关系,而“原长句”中的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却不是,尤其是“你们深深爱着的、同时也是我们所敬佩的英勇献身的人们”的关系,看来此法都行不通,至于变成其它复句的方法,也恐难凑效。
:
分析“” 中的三个单句的关系,不难看出,“我们对你们深深爱着的人们”、“ 我们对所敬佩的人们”、“ 我们对英勇献身的人们”三者之间构成并列关系,而不是“原长句”中的“你们深深爱着的”与“我们所敬佩的”构成并列关系,它们共同修饰“英勇献身的人们”那种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这样看来,还原成单句的路子行不通。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中的“答案”是错的。
造成上述错误的原因是什么?不外乎以下俩点原因:
第一、不明确句子内部结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第二、不懂得句式变换的原则的真正含义所在。
那么,正确的答案应该是:
他们根本无法寄托我们对你们深深爱着的英勇献身的人们的哀思,同时也根本无法寄托我们对我们所敬佩的英勇献身的人们的哀思。
真是
谪仙怨
有感长短句式变换
变换长短句式,
看似容易实难。
概念实质不理,
操作流程随意。
原则原意不明,
结构作用不清。
还说答案多彩,
那般子弟误人?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准确无误的进行长短句式变换呢?:。
一、先看他人的概念:
长短句概念:
例1、来自《解题决策——高中语文》中的(张金洪主编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市值结构简单、词语较少的句子。
:是指结构复杂、词语较多的句子。一般有三个
特点:一是修饰语(定语、状语)较为复杂,二是并列成分用得较多,三是某一成分结构比较复杂。
方法指导:把一个长句改换成几个短句,方法如下:首先,用“提取主干法”把长句的主干成分提取出来,使之成为一个短句;其次,将复杂的修辞语根据表达的意思化成几个短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