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单亲孩子需要正常的爱.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单亲孩子需要正常的爱

单亲孩子需要正常的爱 作为老师我信奉一句话“如果你把学生看做天使,你就在天堂;如果你把学生看做魔鬼,你就在地狱.”自己的心态决定了自己看待事物的方式。 一 问题的提出 变革中的中国出现了较多的单亲家庭。单亲家庭是指因离婚、死亡、遗弃、分居、未婚和其它原因而缺少配偶一方的家庭。包括: 丧偶式单亲家庭、离异式单亲家庭、非婚生子女家庭、失踪式单亲家庭、独身领养及隔代抚养 在家庭结构中家庭成员的完整与残缺对子女教育有很大影响。单亲家庭由于其家庭结构的特殊性,在子女教育等诸多问题上也有其特殊性。对于单亲家庭子女这一特殊的群体,研究其心理规律,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探索实施教育的方法和策略,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单亲家庭是脆弱的,也是动荡不安的,单亲家庭最大的受害者,当然是失去父(或母)疼爱的子女。他们是弱小的,除了父母和家庭,他们一无所有。所以失去父(或母)对他们的打击和心理压力就可想而知了。有研究表明,他们中许多人在家庭变故几年之后,其心理创伤仍很难愈合。而单亲家庭中孩子面对的是父教或母教的缺失,问题儿童较多。 单亲孩子更容易形成抑郁、憎恨、易怒、自卑、多疑嫉妒、胆小孤僻、情绪不稳定等心理特点。 二 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或策略 2009-2011年我带的班有三个孩子单亲: 付奇,女孩,五年级,父母离异,跟母亲生活,母亲打工,经济困难。父亲远在东北,没有联系。 宋凯,男孩,五年级,只有父亲,人老实,务农。 孙杰,男孩,五年级,父亲车祸身亡,跟母亲生活 付奇和宋凯孩子都有暴力倾向,孙杰喜欢怀疑别人。 付奇,活泼,但带有主动攻击性。且是攻击男同学: 2009.9.8 用指甲把男同学手臂抓伤。 2009.9.20用铅笔把同学手戳破。 2009.9.25抓破同学脸,留了两三道红印子。 刚接手这个班级,刚开学一个月,,我任教了10几年,也觉得触目惊心。 宋凯也是经常和同学打架,不过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被动的。他看人的眼神是仇视的,本该天真烂漫的年龄,内心却变得阴暗,怀疑。有一次他和同学打架,伤了耳朵,我通知家长,他爸回我的第一句话“我叫上两个人。”过了好长时间他爸爸带领一队人马杀入学校。我很生气,说“我们办公室小,容不下太多人。只爸爸进来吧。”其实没有大问题,但班主任有告知义务,通知双方家长,就医。双方家长还算通情达理,事情顺利解决。 我意识到,学生的暴力倾向是在他们的成长环境中造成的,更确切说,是家庭环境。在学校里老师教育学生团结友爱,在家里有的家长教育“不差钱,再给我打10块钱儿的。”所以现在提倡“亲子共成长”。 孙杰性格还好,活泼,就是有点老把人往坏处想。 我有意识的对这三个单亲孩子采取实验性教育措施,因为以前很少遇到单亲家庭孩子,又是独生子女。 1 在日常学校生活中多关注他们,和他们说话的语气耐心友善。他们跟同学发生矛盾时,指导他们认识自己的错误,还有对方的错误,开导,说服,不做过多批评。 2给予经济上的帮助,学校给他们减免书本费,减轻经济负担。 3让他们多参与集体和社区活动,和同学保持良好的关系。同学之间关心,理解,让他们觉得自己在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中。 4作为单亲家庭的父(母)在教育过程中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起到了关键作用。 首先,家长对社会对人得有正确的心态。家长不能有类似下面的错误: 错误一:情感暗示过多。很多单亲孩子的家长总是把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和问题都归咎于家庭的不完整,向孩子传递单亲家庭不正常的思想,使孩子也认为自己是不正常的。比如,一些家长经常说“孩子缺少父爱(或者母爱)很可怜”一类的话,在孩子的心灵罩上阴影。其实,父母亲经常吵架的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也很大。父母不经常在身边陪伴并不影响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让孩子理解单亲家庭也是正常的社会现象。   错误二:一味排斥对方。很多夫妻离异后,一方带着孩子,就不愿意让对方与孩子接触,有的甚至干脆搬迁到对方找不到的地方,让孩子看不到父亲或母亲。有的有意识地把对方贬得一无是处,向孩子灌输敌对情绪。孩子听得多了就会在心理上对另一方形成排斥,这是许多单亲家庭孩子性格偏离正常轨道的一个重要原因。  错误三:过分溺爱孩子。溺爱是很多家庭的通病,单亲家长表现往往更明显。他们总觉得夫妻离异了,很对不起孩子。因此,孩子有任何要求,无论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都无条件满足。孩子总能得到满足,他的抗挫折能力就无法得到锻炼,就容易形成孤僻、自傲、任性、自私等性格缺点。 我与家长保持经常性联系,及时反映学生在校情况,也了解学生在家表现。他们在接送孩子时,或电话联系,或在网上即时联系。 三 取得的成效 渐渐的,付奇和宋凯看人的眼神变得清澈,开朗。不再象个小爆竹,一碰就炸。接人待物平和有礼了。也没有过分的愤世嫉俗,偏执。一个学期下来,付奇喜欢学习了,和老师同学关系良好,在一次亲子共成长会上家长对我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