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建设管理法治化与社会保障
一、城市管理法治化与社会保障的关系 1, 社会保障的概念: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而建立的一种社会安全制度。 2,社会保障制度的种类: 社会保障制度包括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收入分配制度包括:劳动收入、资本收入、技术收入和管理收入制度等。 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社会救济(法律援助、困难救济)、社会福利(义务教育)、社会互助、个人储蓄制度等。 3,社会保障制度法治化的作用 社会保障制度法治化是城市建设管理法治化的集中体现,体现社会正义; 社会保障法治化促进社会多次分配制度的体现、消除市民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体现社会人权、公平、安定。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1﹑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17世纪初-19世纪30年代) 英国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中,大批农民失去土地流向城市。失业和贫困成了一种普遍现象。工人以自发互助的形式组织了“友谊社”和“共济会”之类的团体,实行集体互助互济。1601年英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济贫法》。《济贫法》规定社会救助既是公民应得的合法权利,也是政府应尽的义务,认定了救助不是消极的行动,而是一项积极的福利措施。 2﹑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19世纪70年代-20世纪30年代) 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1848年2月,无产阶级的政治纲领《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首先在德国传播开来。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德国的工人运动风起云涌,他们奋起争取自己的经济利益和劳动权益,1875年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成立。1883年到1889年,德国相继颁布了《疾病保险法》、《工伤事故保险法》、《老年、残疾、遗属保险法》,1911年又将这些法规综合为单一的德意志帝国法典,这是世界上第一套完整的社会保险体系,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先例。它对改善劳资关系,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3﹑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20世纪40年代) 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横财,但1929年美国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并且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厂破产严重,工人大批失业,农产品大量过剩,价格下跌。美国为缓和社会矛盾,维护政权稳定,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加快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1935年制定并颁布了《社会保障法》。这是一部以美国联邦政府为主体,全国性的社会保障立法。? 4﹑社会保障繁荣时期(20世纪40年代-70年代) 二次大战结束后,西欧各国在恢复经济的同时,纷纷重建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战后的社会保障体系与战前的明显不同。战前各国建立社会保障是为了解决政治危机、经济危机,缓和当时的劳资矛盾,而战后的社会保障不仅为了医治战争的创伤,恢复经济,安置伤残人员,而且已成为各国政府促进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的一种长远战略性的政策,具有了普遍性和国家性的特点。 三、当前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问题 1,没有规范收入分配的基本法律文件:哪些要素参加分配?人力资源价值?劳动力分配地位?工资集体协商谈判制度法定化?隐性收入?在职消费?暗渡陈仓式侵占国有、集体资产等; 2,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国家应当为社会成员提供哪些基本保障?确定保障水平的程序?社会保障基金的运作程序和群众监督制度? 3,社会化程度低:不及全国总人口十分之一,尚未形成全覆盖的社会保障制度; 4,体制不顺:管理分散、政出多门、各自为政; 5,负担不公平,城乡差别、区域差别大。 6,我国贫富差距的严峻现实 位于芬兰的联合国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的最新报告显示中国富有人口正在迅速增长,贫富差距正比欧美发达国家更加悬殊,中国反映社会公平的基尼系数已达0.47,超过0.4的国际黄色警戒线,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到了2010年就会达到或超过0.6,的国际“红灯区”。 我国弱势群体的严峻现实根据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研究报告《走向更加公正社会》的统计,我国弱势群体的人数大约有1.4-1.8亿,传统的三无人员仅占总人数的5%,而现代意义上的群体却占了95%。 弱势群体的基本特征是“五低一高”: 收入水平低:城镇下岗职工月平均收入低于300元的占下岗职工总数的54%,城镇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达21693万人; 社会地位低:河北社会科学院关于弱势群体心理状况调查报告数据显示,78%的人认为自己社会地位低下,经济条件差,政治上没有发言权,已经被社会遗忘; 生活质量低:弱势群体的消费结构中,绝大多数全部收入用于食品,即恩格尔系数高达80%-100%,高档消费品与他们无缘,住房、医疗、受教育等方面困难重重; 文化素养低:国家统计局调查结果显示:文盲、半文盲劳动力的贫困发生率达21.3%; 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和田 陈瑶.doc
- 和氏璧化工介绍.pdf
- 呼市常见花卉.ppt
- 咨询、研究常用工具及方法交流.ppt
- 品保部经理.pdf
- 和谐班级.ppt
- 品保部面试试卷及答案.doc
- 品德与社会说课.doc
- 品德与社会教学资源的开发与运用.doc
- 品牌策划材料.doc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工业机器人技术(安装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软件技术(前端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安全运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车辆鉴定与评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石油炼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环境监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