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木质生物质的生物分解及生物转化
木质生物质的生物分解及生物转化
木质生物质指的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生成的有机资源,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3种高分子物质构成,如树木、农作物秸秆等。全世界每年由光合作用生成的木质生物质约2 000亿t,相当于全世界每年消费能源的10倍,其中树木固定的木质生物质占整体的90%~95%(赵广杰,2004)。
然而,我国目前却存在着对木质生物质资源的严重浪费。如我国木材加工工业采伐、加工剩余物每年就达到1 000万t(刘家建,1995);农业生产中的剩余物(农作物秸秆)每年也多于5亿t(吴坤等,2000),有效利用的只占很少一部分,大部分被浪费掉。同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还会有大量弃置不用的木质材料,我国年产废弃木质材料360万t,如废旧家具、木制包装,建筑施工时遗弃的废木料(每年300万m3),道路及城市园林绿化系统更新的树木等(王珊珊等,2004)。这些废弃木质材料的处理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占用大量的土地。因此有专家提出关于废弃木质材料回收及再生利用的建议(崔积常等,2004)。在美国,把废弃的木质材料称为“第四种森林”,是倒在地上的森林(王珊珊等,2004)。这些材料如果能被再次利用,势必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人口的增长,对粮食和能源的需求也在逐渐增长,面对着不可更新的化石资源面临枯竭,粮食和能源危机成了当前人类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用微生物酶可以将木质生物质材料分解转化,得到葡萄糖和各种低聚糖作为人类的营养品和保健品,得到菌体蛋白可以作为人类食品和动物饲料,葡萄糖继续发酵还可得到乙醇、甲烷等清洁燃料。因此,木质生物质作为一种可更新的有机资源,对于解决粮食和能源问题以及城市废弃木质资源有双重意义。同时这种木质材料的生物转化过程又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近些年来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1·1 多糖的生物分解
木材中的多糖指的是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纤维素是一切植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由β-D-葡萄糖通过β-1,4糖苷键相结合而形成的链状高分子聚合物,聚合度在7 000~10 000之间,占植物体干质量的50%左
右,地球上每年由光合作用生成的纤维素约1 100亿t(张全福等,1994;Kubiceket al.,1993),是最丰富的木质生物质资源。半纤维素是一类非均一多糖的总称,常带有短的侧链。构成半纤维素主链的糖基主要有D-木糖、D-葡萄糖、D-甘露糖等;构成侧链的糖基主要有D-木糖、D-半乳糖、D-葡萄糖、L-阿拉伯糖、D-半乳糖醛酸、D-葡萄糖醛酸基等。木聚糖是一类含量最多的半纤维素,在针叶树材中,甘露聚糖也占了相当的比例(Thompson,1983)。半纤维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仅次于纤维素,占植物体干质量的20%~30%。
1·1·1 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降解酶的种类及其作用机理 纤维素酶是一组相互关联,通过协同作用降解纤维素的酶系,包括3类酶(Thomas,1985;高培基等,1988)。
1)内切β-1,4-葡聚糖酶(endo-β-1,4 glucanase, EC3·2·1·4,简称EG,属CX酶)
EG作用于纤维素分子内部的非结晶区,随机水解β-1,4糖苷键,将长链纤维素分子截短,产生大量带有非还原性末端的小分子纤维素和可溶性纤维寡聚糖,终产物是葡萄糖和纤维二糖;EG能水解膨胀的纤维素和水溶性的纤维素衍生物,不能单独作用于结晶的纤维素。
2)外切β-1,4-葡聚糖酶(exo-β-1,4 glucanase, EC3·2·1·91),又称纤维二糖水解酶(cellobiohydrolase,简称CBH,属C1酶)
CBH作用于纤维素分子链非还原性末端,水解β-1,4糖苷键,每次切下一个纤维二糖分子,故又称纤维二糖水解酶。它对无定形纤维素和微晶纤维素有较强作用,单独作用于结晶纤维素时酶活力较低,效果较弱,但该酶能同EG协同作用,彻底水解结晶纤维素。
有些真菌还能产生另外一类外切β-1,4-葡聚糖酶(EC3·2·1·74),可从纤维糊精的非还原端依次释放葡萄糖,同EG没有协同作用,不能水解结晶纤维素,而只能水解EG作用产生的纤维寡聚糖。因而也属CX酶。
3)β-葡萄糖苷酶(β-1,4 glucosidase, EC3·2·1·21),又称纤维二糖酶(简称CB)
β-葡萄糖苷酶水解纤维二糖和水溶性的纤维寡聚糖生成葡萄糖(姚荣等,1996)。虽然它对纤维素大分子无作用,但它可以消除上述2种酶催化反应终产物的抑制作用,从而大大促进反应进程。因此,β-葡萄糖苷酶在纤维素酶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纤维素酶系统具有“协同作用”是它的一个显著特点。
总之,纤维素酶解时,无定形区纤维素仅EG即可水解,但结晶纤维素要求EG和CBH协同作用才可水解。因此,在纤维素酶解糖化过程中,EG与CBH的比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规范《DLT1253-2013-电力电缆线路运行规程》.pdf
- 2025浙江缙云县人武部综合保障中心招聘机关辅助人员2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3—危险化学品—【实施2014---】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14.doc
- FD01~02防空地下室电气设计2007年合订本规范图集..pdf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数的认识测试卷试题.doc VIP
- 中国985和211重点大学王牌专业大盘点.docx VIP
- 中小学校校园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工作制度.docx VIP
- 腾讯音乐基于全链路的可观测挑战与解决之道-2024全球运维大会.pdf
-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练习题.doc
- 钢结构楼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