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马-东辰初中.PPT

  1. 1、本文档共9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马-东辰初中

绵阳东辰学校 * 1、已知动物约150万种,按有无脊柱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按生活环境分为陆地活动的动物、水中游泳的动物和空中飞行的动物。 2、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①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②能在水中呼吸。 3、水生动物最常见的是鱼,此外,还有 ①腔肠动物,如海葵、珊瑚虫;②乌贼、章鱼等软体动物, ;③甲壳动物,如虾、蟹;④海豚(哺乳动物)、龟(爬行动物)等其他水生动物。较低等的脊椎动物是鱼。 4、鱼的外形呈梭形,其作用是:减少游泳阻力,适于游泳。 5、鱼在游泳时主要靠身体躯干部和尾部的左右摆动击动水流产生前进的动力,其它鱼鳍起辅助作用。 6、鱼在运动时,背鳍、胸鳍、腹鳍都有维持平衡的作用,尾 鳍有决定鱼运动方向的作用。 7、活鱼鳃为鲜红色,因为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鳃丝既多又细,其作用是大大增加了跟水的接触面积,促进血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8、水由鱼的口流入鳃,然后由鳃盖后缘流出。经鳃流出的水流与由口流入的水流相比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高。 9、海葵、海蜇、珊瑚虫等动物的结构简单,它们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这些动物称为腔肠动物。 10、像河蚌、蛾螺等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身体的动物称为软体动物。乌贼、章鱼贝壳退化,也是软体动物。 11、虾类和蟹类等体表长有质地坚硬的甲,同水蚤一起被称为甲壳动物。 12、水中的各种生物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紧密而复杂的联系,其种类的变化和数量的消长都会影响到人类的生活。 13、海马是鱼类,鲸、海豚、海豹是哺乳动物,鳄鱼是爬行动物。 14、陆生动物适应气候干燥―有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结构,如爬行动物有角质的鳞或甲,昆虫有外骨骼. 15、缺少水的浮力―陆生动物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有多种运动方式. 如: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以便觅食和避敌。 16、气态氧供呼吸―陆生动物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呼吸器官,如兔的肺和蝗虫的气管(蚯蚓例外,靠体壁呼吸) 17、昼夜温差大,环境变化快而复杂―陆生动物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对多变环境及时作出反应。 18、蚯蚓生活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呼吸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蚯蚓的前后端可根据环带在身体前端来判断。(环带也叫生殖带)。 19、蚯蚓身体分节的意义:可使蚯蚓的躯体运动灵活自如、转向方便。 20、用手指触摸蚯蚓体节近腹面处,有粗糙不平的感觉,用放大镜观察,看到腹面有许多小突起就是刚毛,作用是协助运动(固着;支持)。 21、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为什么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蚯蚓没有呼吸系统,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呼吸。 22、蚯蚓在潮湿土壤的深层穴居的原因:提供适宜的生存、生活的环境及繁衍条件,一般包括适宜的温度、湿度、气态氧、食物和便于避敌的栖息场所等。不能保持恒定的体温,因此蚯蚓只能生活在温度变化不太大的土壤深层。 23、大雨过后蚯蚓会纷纷爬到地面上来原因:大雨过后,过多的雨水会将土壤中的空气排挤出去,于是穴居的蚯蚓被迫爬到地表上来呼吸。 24、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的动物叫环节动物,如蚯蚓、沙蚕、水蛭。 25、蚯蚓的呼吸过程: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空气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黏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26、蚯蚓的生活习性和食性:一般昼伏夜出,以植物的枯叶、朽根和其他有机物为食。 27、哺乳动物:具胎生、哺乳(后代成活率高),体表被毛,体温恒定等特征。如兔、大熊猫。 28、兔:体表被毛(保温作用),用肺呼吸,心脏四个腔,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体温恒定,牙分门齿和臼齿,盲肠发达(在细菌作用下,有助于植物纤维质的消化),大脑发达,四肢发达灵活。 29、跳跃是兔的主要运动形式(后腿比前腿长且肌肉发达)。 30、兔的食性:植物(草)。兔的身体分为:头、躯干、四肢和尾四部分。 31、恒温动物:可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的恒定。包括鸟类和哺乳动物。反之,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的动物是变温动物,如蛇、昆虫等。恒温意义:减少对外界环境依赖性,扩大生活和分布范围。 32、兔的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门齿似凿子适于切断食物,臼齿咀嚼面宽阔适于磨碎食物。兔的盲肠发达,这与兔吃植物的生活习性相适应。狼、虎等哺乳动物还有锋利的犬齿,用于撕裂食物(也用于攻击捕食)。 33、参与呼吸的膈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结构。 34、兔与人的内部结构相似,说明人与兔的分类地位很接近,同属于哺乳动物,但人的盲肠已退化,因为人是杂食性的。 35、足够的食物、水分、隐蔽地是陆生动物生存的基本环境条件。 36、空中飞行的动物除鸟外,还有昆虫、哺乳动物蝙蝠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