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世说新语》中天才儿童的言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世说新语》中天才儿童的言行

世说新语的国学密码解析论文 题目:论《世说新语》中天才儿童的言行 学生姓名 学 号 上课时间 专业班级   论《世说新语》中天才儿童的言行 摘要 魏晋时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少年儿童,他们机智勇敢,诙谐幽默,有着甚至成年人都不一定具有的良好品格和卓越才能,说大人话,做大人事,备受人们的推崇,称之为“天才”。这种对天才儿童的看法观念,得到人们的一致认可,并争相效仿用来教育自己的子女,这些行为在当时是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的。时过境迁,古人的这些行为,未必值得今人效仿,其中的利弊,我们应当区分开来,选择合理的方式引导和教育儿童。 关键字 早慧 、童心 、天性 翻阅《世说新语》一书后,我发现在《世说新语》这部书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描述儿童的故事,并且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故事中的主角都是一个天才儿童,言行举止上透露出其与年龄不相适应的聪慧,多了一份历经沧桑的成熟与看破红尘的睿智,却独独少了一份儿童本该有的天真与活泼。在这些早慧的儿童中,有懂得“身体发肤,不敢毁伤” 恪守孝道的范宣;有思维敏捷,善于应对的钟毓、钟会兄弟,在偷酒这种无礼行为被父亲发现后,他们做了一番精彩的辩解;有少年语言思辨,富含哲理,引人深思,面对高高在上且威严的魏文帝的询问,钟毓、钟会兄弟再一次做了一番巧妙的辩解;有儿童通识大义,说出“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的话来。这些儿童小小年纪,就已经具有了超凡的智慧,得到人们的赞赏。今时不同往日,魏晋时期,人们普遍推崇早慧,产生了一批优秀的少年儿童,他们头脑聪颖,逻辑思辨能力极强,具有着甚至高于一般成年人的高尚品质和一套成熟甚至完善的行为准则,说大人话,做大人事,聚集了成年人身上的优点,却不见有儿童的天真活泼与纯情浪漫。 在世说新语中,有一个这样的故事:王戎小时候就很聪明,当王戎长到七岁时,王戎和一众小伙伴出去打闹游玩。这一群小孩看见路旁有一颗李子树,树上挂满了李子,多的都快要把树枝给折断了,其余的小孩都乐颠颠地??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岿然不动。有人就问他了:“哎,小孩,你怎么不去摘李子呀。”王戎一本正经的答道:“这颗李子树就在路边,还挂满了李子,这一定是一颗苦李树。”于是故事便在众人一边嚼着苦李曰“然”一边对王戎发出阵阵的赞许声中结束了。当我读完故事,我的第一感觉是这个故事幽默有趣,同时我也深深地为故事中的主人公王戎的聪慧所深深折服,让我惊叹的是:一个懵懂的少年竟然会有如此强的逻辑思维与辨别能力。但我不知道他的这种能力从何而来,是良好的家庭教养还是社会的习性熏陶,抑或者是他真的是一个“天才”,天生的超凡本领使可以他如鹤立鸡群般 “鄙视”一切同龄儿童,为他们争先恐后抢夺李子的行为感到可笑。但故事中的人物远非王戎一个人,在这个有趣的故事中还有一群“幼稚”的小孩,当这些小孩发现道路旁有一颗挂满李子的李子树时,这可乐坏了这些小孩,一个一个的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跑到李子树下,急切的摘下李子并想要迅速放到嘴巴里咀嚼一番,直到咬破李子后才大呼上当:这李子太酸了,怪不得这颗李子树结了这么多李子也没有人来摘。于是一群小孩在一番探索后发现了事实的真相:这是一颗苦李树。就这样一颗苦李树给“幼稚的”小孩们上了重要的人生一课,让这些小孩学得了一些知识和道理:路边挂满果实的果树未必可以让我们饱餐一顿,或许它会让我们吃一些苦头。作者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叙述了这件有趣的事情,我觉得无论是王戎还是那些懵懵懂懂显得幼稚的小孩,没有谁是可以让人们(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可以嘲笑一番的。故事中还有一个人物应该是路人,路人充当了一个社会评论家的角色,对于王戎的言行他信服地曰“然”,可见在当时的社会中像王戎这样一个天才儿童是受到普遍推崇的,家长们渴望能够教育出像王戎这样的聪慧的孩子,国家希望能够培养出更多像王戎一样高素质的人才,像王戎这样的优秀少年得到的是众人的鲜花与掌声。但作为小人物的一群幼稚少年,在经历了一段没有一丝传奇色彩甚至非常平凡的探索后,没有引来路人的只言片语,没有鲜花与掌声,只有苦果让他们紧紧闭上了嘴巴和得到的是路人沉默不语。或许是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人们仅把目光投向像王戎一样的聪慧者,给予关爱和关怀,甚至还要帮助你成长,但是那些小孩往往是忽略的对象。在这个故事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王戎的智慧更应该说是经验来自哪儿,我相信王戎有着与现代一些科学家一样的高智商,但我不认为他可以凭空获得诸如路边的挂满李子的李树是苦李这样的经验来,或许他有着举一反三的超凡能力,但不经过一番探索他又怎么能够排除偶然因素的干扰而断定那就是一颗苦李,仅仅根据表象的一些东西来获得未知的结论并且对自己的推论如此确定。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