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诗歌比较阅读设题点
高考诗歌比较阅读设题点
近几年,高考诗歌中比较阅读题占有一席之地。在2007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共有重庆、辽宁、浙江、湖北、江西等五省市设有此题型,此类题阅读量较大,需要考生捕捉的信息较多,因此考生看到此类型题往往不知所措,以致失分较多。其实,无论几首诗比较阅读,也不过是从诗歌的几个常考点出题,只是增加了阅读量而已。就选材而论,比较阅读题,往往是几首诗就某一方面来说都具有共性,围绕“共性”出题,只要抓住了这一点问题就解决了一半。下面就以2007年高考诗歌题为例,谈一谈比较阅读题的设题点,以供同学们参考。
(一)在思想感情方面设题
从几首诗所蕴含感情的异同发问,题干有关键词给以暗示,考生要充分利用这一点。这个考点也是比较阅读题的常考点或者说必考点。今年,有比较阅读题的五省市无一例外的都在这方面设置了题目,其重要性显而易见。
例1.(2007年高考湖北卷)诗歌题第(2)题: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关键词:思想感情
答案:第一首诗通过写景状物,鞭挞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第二首诗通过咏史抒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的兴衰。
(二)在表现手法方面设题
诗人表现某方面的感情,要借助于某些表现手法来完成,当然这里的表现手法也包括修辞手法。这一考点也是高考常考内容。
例2.(2007年高考重庆卷)诗歌题第(1)题:苏轼《海棠》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
答案:前二句描写了光彩正艳、香气正浓的海棠花在春风中、月色下的朦胧美;后二句用了拟人手法,以花比人。
(三)在语言表达方面设题
例3.(2007年高考浙江卷)诗歌题第(2)题: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
答案:①刘诗今昔对照,寓情于景,含蓄深沉,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②吴词剪裁唐人诗句抒亡国隐痛,温婉悲凉,凸显婉约词的正宗风韵。③赵曲以议论作结,点破兴亡,明快直露,有浓郁的散曲风味。
(四)在某个共同景象方面设题
例4.(2007年高考辽宁卷)诗歌题第(1)题: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
答案:王维写的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灯前虫鸣的景象;周弼诗写的是“春夜”,写了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景象。王维诗描写的是动景,周弼诗描写的是静景。
[预测练习]
1.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回答以下问题。
渔家傲
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①,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②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①绿蚁:一种美酒。②?:搓揉。
(1)这两首词都是咏梅之作,其中的“梅”这一意象有什么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词都写到了“醉”,所表达的感情是否相同?试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1)这两首送别诗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其中都写到“水流”,简要分析他们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分析,请说出这两首诗最后一句在表达和抒情上各有何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沈子福之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①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送梓州李使君②
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③百重泉。
汉女输檀布,巴人讼芋田④。
文翁⑤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注:①罟师:渔夫,诗中借指船工。②本诗是诗人送友人李使君赴蜀地上任时所作。③树杪:树梢。④“汉女”“巴人”两句:写蜀地民情。⑤文翁:汉景帝末年的蜀郡太守,力主兴学,成绩斐然。
(1)王维是盛唐 (诗)的代表作家。“杨柳”意象在他的另一首著名的送别诗《》中也曾出现:“客舍青青柳色新。”
(2)请分别概括这两首诗的意境特点。
答:__________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