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因工程ppt011
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1)教材 《基因工程》 孙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基因工程原理与应用》 陈宏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1 (2)参考书目 ①《基因操作原理》(第6版)(中文版),Sandy B. Primrose等主编,瞿礼嘉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②《基因克隆和DNA分析》(第4版)(中文版),T.A. Brown编著,魏 群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 ③《基因工程》(第2版),吴乃虎主编,科学出版社,1999④《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第3版),J萨姆布鲁克,DW拉塞尔著,黄培堂等译,科学出版社,2002网络课程地址教务处?教学资源网?网络课程?生命学院?基因工程教学学时分配(授课总学时:54) 各章名称 计划学时1.基因工程概述22.分子克隆工具酶53.分子克隆载体44.人工染色体载体45.表达载体46.基因操作中大分子的分离和分析27.基因芯片技术08.PCR技术及其应用49.DNA序列分析210.DNA诱变211.DNA文库的构建和目的基因的筛选 312.基因组研究技术 0 第一篇基因操作原理32第二篇 基因工程应用(22学时)各章名称 计划学时13.植物基因工程414.动物基因工程415.酵母基因工程216.细菌基因工程217.病毒基因工程218.医药基因工程219.基因工程产品的安全及其管理 0专题讨论6专题讨论(供参考)基因操作中大分析的分离和分析PCR技术的应用基因组研究技术植物转基因技术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基因工程的安全性2-3人/小组,做好PPT, 10周报告课程目的本门课程讲述基因操作相关的原理,为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服务。通过分子生物学内在的原理,如 DNA 结构、复制、转录、表达、调控等,讲述研究方法和技术的设计原理。结课方式 平时(课堂讨论、报告和考勤) 30% 考试(闭卷)70%第1章? 基因工程概述1.1 基因操作与基因工程1.1.1 基因操作与基因工程的关系基因操作: 对基因进行分离、分析、改造、检测、表达、重组和转移等操作的总称。基因工程:专指为实践应用而进行的基因重组事件,产生的基因工程体可以用作生物反应器,或改变了生物性状的工程体等。Gene manipulation/Genetic engineering 基因工程(基因操作):主要是利用 DNA 重组技术,将生物的某个基因或一个DNA片段通过基因载体(DNA载体)运送到另一生物的活性细胞中,然后经过克隆(clone)和行使正常功能(表达),从而创造生物新品种或新物种的遗传学分子技术(从细菌到高等生物)。1.1.2 基因工程的诞生与发展基因工程诞生的基础 理论上的三大发现和技术上的三大发明1971年,史密斯(Smith H. O.)等人从细菌中分离出的一种限制性酶,酶切病毒DNA分子,标志着DNA重组时代的开始。1972年 伯格(Berg P.)等用限制性酶分别酶切猿猴病毒和噬菌体DNA,将两种DNA分子用连接酶连接起来,得到新的DNA分子。1973年,科恩(Cohen S.)等进一步将酶切DNA分子与质DNA连接起来,并将重组质粒转入E.coli细胞中。1982年,美国食品卫生和医药管理局批准,用基因工程在细菌中生产人的胰岛素投放市场。 1985年,转基因植物获得成功。 1994年,延熟保鲜的转基因番茄商品生产。 1996年,克隆羊诞生。 理论上的三大发现 (1)DNA是遗传物质 1944 Avery细菌转化实验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意义:DNA 可以从一个细菌转移到另一个细菌,从而把遗传性状传递过去。 现代生物学科学性的革命性开端和基因工程的先导(Lederberg语)。 理论上的三大发现(2)DNA双螺旋模型(Watson/Crick 1953) 这对于生命科学的发展作用可与达尔文学说媲美,与孟德尔定律齐名。理论上的三大发现(3)确定了遗传信息传递的方式(60年代) 破译遗传密码和确定了密码子三联体 遗传信息流的中心法则技术上的三大发明(1)工具酶的使用: Smith 和 Wilcox(1970) 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 d 分离纯化了 限制性内切酶Hind II 其它工具酶(如连接酶)等的发现和纯化奠定了基因工程诞生的最重要的技术基础 分子剪刀和DNA缝合工具(2)基因运载工具—DNA载体的使用 (对质粒的认识) 细菌的致育因子(Fertility factor)— F因子 Lederberg 1946 抗药性因子(R) 大肠杆菌素因子(Col) (3)逆转录酶的使用 Baltimomore 等和 Temin 等(1970)各自发现了逆转录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考诗歌的比较鉴赏公开课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pptx VIP
- 甘肃省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收费指导价格(最新).xls VIP
- 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影响因素的logistic模型分析.pdf VIP
-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新题练习(共六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pdf VIP
- 2023年建筑防火通用规范考试试题.pdf VIP
- 混凝土结构工程测试题(附参考答案).docx VIP
- 2025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1.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培训考试题库含答案(完整版).pdf VIP
- 2025年电信业务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docx VIP
- 燃气设备操作手册.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