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瑞美隆在老年科中的应用
为期24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比较米氮平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和耐受性 共纳入255例老年抑郁症患者(年龄≥65岁),随机接受米氮平(15-45mg/d)或帕罗西汀(20-40mg/d)8周急性期治疗和16周延展期治疗 急性期阶段共246例患者(米氮平组126例;帕罗西汀组120例)纳入疗效分析;254例患者(米氮平组128例;帕罗西汀组126例)纳入安全性分析。 * * 为期12周多中心、开放性、自然研究 评估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和耐受性。 共纳入124例老年抑郁症患者(年龄≥70岁),治疗前患者的躯体疾病及用药情况稳定,接受米氮平(15-45mg/d)治疗12周 采用累积疾病量表(CIRS-G)在治疗前对患者的躯体疾病进行评估,HAMD-16量表在基线及治疗后第14、28、56、84天对意向性治疗患者(119例)的疗效进行评估,根据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评估患者的耐受性 * 为期12周的多中心、开放性、自然条件下的研究,评估米氮平治疗85岁以上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和耐受性。纳入49例医生诊断的抑郁症患者,伴有认知功能损害、躯体疾病、合用其他药物;平均年龄89.3岁,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10。给予米氮平15-45mg/d,晚间服用,治疗12周。 采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6)修订版、康奈尔痴呆抑郁量表(CSDD)在治疗第14、28、56、84天进行评估 * 为期12周的开放性、前瞻性研究,评估米氮平治疗伴有激越症状的阿尔茨海默(AD)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纳入13例符合DSM-IV诊断的AD患者;接受米氮平15-30mg/d,晚间服用 主要评估指标:Cohen-Mansfield激越问卷简易版(CMAI-SF)评分;次要评估指标:临床总体印象-疾病严重程度量表(CGI-S)评分 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患者抑郁症状和认知功能 * 老年抑郁症患者合并用药情况更多。该项新型抗抑郁药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更新,广泛评估了1985年-2008年发表的有关第二代抗抑郁药的临床相关药物相互作用的文献。研究指出:新型抗抑郁药对CYP450酶的作用存在差异,氟西汀和帕罗西汀是CYP2D6强抑制剂;因此这些药物与相关酶作用底物同时服用就可能产生药物间相互作用,尤其是治疗指数窄的药物。氟伏沙明是CYP1A2和CYP2C19强抑制剂;度洛西汀和安非他酮是CYP2D6中度抑制剂;舍曲林高剂量时明显抑制剂CYP2D;而米氮平等对CYP450酶几乎无抑制作用,因此与其他药物合用时药物间相互作用更小。 * *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明确了米氮平的临床地位,指出NaSSA(米氮平)适用于各种抑郁障碍,尤其适用于重度抑郁和明显焦虑、激越及失眠的抑郁症患者;而对于难治性抑郁症则推荐采用2种不同类型或不同药理机制的抗抑郁药联合治疗:比如米氮平联合SSRI或SNRI。另外,米氮平也已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相信您可以有更多机会用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 10. 江开达. 抑郁障碍防治指南(中国精神障碍防治指南丛书).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7. * 米氮平在老年科的应用 老年人抑郁症的患病率 老年抑郁症患病率的代表性研究 Koenig et al. Arch Intern Med. 1988; 148: 1929-1936 Parmelee et al. J Gerontol Med Sci. 1989; 44:M22-M29 Brown et al. J Am Geriatr Soc. 2002; 50(1): 69-76. Jones et al. J Am Geriatr Soc 51: 2003;1404–1409. 老年人中抑郁症状的发生率 Gareri, P., P. De Fazio, et al. Ageing Res Rev 2002; 1(1): 113-134. 老年抑郁与焦虑障碍共病率高 Lenze, E. J., B. H. Mulsant, et al. Am J Psychiatry 2000;157(5): 722-728. 老年抑郁症患者共病焦虑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35.2% 老年抑郁症患者常合并躯体疾病或服用多种药物 Roose, S. P, et al. Curr Med Res Opin 2003,19(8): 737-746. 抗抑郁治疗前老年患者伴有各种心脑血管、内分泌系统等合并症,并同时服用其他非精神类药物 老年患者的心理问题面临着特殊挑战 症状特点 老年抑郁症患者常表现为冷漠、易激惹、焦虑、社会功能退化 躯体症状是主要表现,常伴有躯体不适、疼痛、失眠、食欲下降 诊治特点 老年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