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交响音乐赏析7交响曲培训资料.ppt
* * ————交响曲 第七部分 交响曲是通过综合运用并挖掘各种乐器性能及表现力,来塑造音乐形象,体现作曲家内心情感和思想理念的大型器乐套曲形式,属于器乐体裁的一种。 什么是交响曲? 交响曲的体裁特征 交响曲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早期的交响曲(1725~1760)由17世纪末意大利式歌剧序曲演变而来。 第二阶段:18世纪,规范的交响曲式,经海顿、w.A.莫扎特在前人创作基础上的实践,最后完全确立。 第三阶段:19世纪以后的交响曲,不论内容、形式及技巧,都有很大的改革及创新,形成了一个群芳争艳、繁花似锦的局面。 第四阶段:20世纪,交响曲依然是音乐中的重要体裁。不少杰出的作曲家都致力于交响曲的创作,并进行各种探索及创新。 音乐导赏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1732-1809)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奠基人。被尊称为“交响乐之父”,同莫扎特和贝多芬三人为奥地利古典乐派的杰出代表,绰号为“海顿老爹”。 《第四十五“告别”交响曲》(升f小调) 第四乐章 音乐导赏 这部作品一开始的四个小节中,那种动荡不安的切分音便显现出此曲带有的独特而鲜明的“狂飙”特征,采用了曼海姆乐派所提倡的“曼海姆火箭”(Mannheim Rocket,或译作“曼海姆式上升”)技巧,即是利用分解和弦,以短时间由低音区上行到高音区,当时来说是非常前卫的写作手法。随着曲目的行进,我们会越发感觉其身上所体现出的迥异个性,在这个乐章随后的反复部分中,双簧管独奏表现出的长音,凄凉而哀伤;第三部分转为大调,持续着敲打的声响,有逐渐接近的感觉。 《第25号交响曲》(g小调 K183/173dB)第一乐章 音乐导赏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是“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的伟大音乐家。 《第九(合唱)交响曲》(d小调 作品125号)第四乐章 音乐导赏 此曲创作于1819至1824年间。因为乐曲第四乐章加入了大型合唱,故后人称之为“合唱交响曲”。这是贝多芬音乐创作生涯的最高峰和总结。这部交响乐构思广阔,思想深刻,形象丰富多样,它扩大了交响乐的规模和范围,超出了当时的体裁和规范,变成由交响乐队、合唱队和独唱、重唱所表演的一部宏伟而充满哲理性和英雄性的壮丽颂歌。作者通过这部作品表达了人类寻求自由的斗争意志,并坚信这个斗争最后一定以人类的胜利而告终,人类必将获得欢乐和团结友爱。 《第九(合唱)交响曲》(d小调 作品125号)第四乐章 音乐导赏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1840-1893),十九世纪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被誉为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大师;他的音乐是俄罗斯文化在艺术领域内的最高成就之一。 柴科夫斯基的创作前期倾向于表现对光明欢乐的追求和信心,后期则更倾向于表现深入的悲剧性。 《第六“悲怆”交响曲》(b小调 作品74号 )第一乐章 音乐导赏 《悲怆》交响曲反映了主人公的悲惨境遇,表现了个人的苦难、斗争、愤怒、抗议以及对生活、幸福、欢乐和爱情的热烈探求,但足晦暗的力量终于将悲剧的主人公拖向死亡。作曲家内心的痛楚、逐渐熄灭的绝望、郁郁寡欢的断肠愁绪被表达的淋漓尽致。悲剧是深沉的,深沉是美的极致,而美则是一种照耀人生苦难的光明。悲与美共生、冲撞、互补、辉耀,这就是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的哲学,是蕴藏在绝望背后的神奇微笑。 《第六“悲怆”交响曲》(b小调 作品74号 )第一乐章 音乐导赏 古斯塔夫·马勒 (GustavMahler,1860-1911),杰出的奥地利作曲家及指挥家。马勒的交响曲在形式上具有构思宏伟,规模庞大的特点,只有巨型的交响乐队才能演奏;在风格上,他力求发展维也纳古典交响乐的传统,作品现象鲜明,题材渊源于维也纳民间风格性音乐。 《第五交响曲》(升c小调 )第四乐章 音乐导赏 《第五交响曲》作于1902年,1904年在科隆首演时,马勒亲自指挥。作品因演出时需要庞大的乐队,而且把交响乐的某些手段扩大到极度,所以在当时曾被称为《巨人交响曲》。这部作品的首演标志了马勒音乐风格的成功转型。它是马勒中期的三部曲的开篇,正是这三部作品把交响乐的体裁发挥到了极致。 《第五交响曲》(升c小调 )第四乐章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通桥(2019)2131-Ⅲ 时速160km客货共线铁路简支箱梁(单线)跨度:23.5m(直、曲线).pdf
- 高一物理-折合质量法求解完全非弹性碰撞.pdf VIP
- 2023-2024学年北京北师大附中新高一分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工人阶级重要论述”及“工会十八大精神”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doc VIP
- 上海某温室大棚空调方案设计说明.pdf VIP
- 市政府办公楼扩建改造项目投资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VIP
- 卫生间丙纶布防水施工方案.doc VIP
- 成都地铁基坑围护结构钢支撑的应力监测分析.pdf VIP
- 2024湖北农谷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新生儿呼吸心跳骤停新生儿重度窒息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模板.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