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分类宣讲培训.pptVIP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生物的分类宣讲培训.ppt

2. 核酸分子杂交: a)DNA-DNA杂交; b)DNA-rRNA杂交; c)rRNA-rRNA杂交; 直接分析比较DNA的碱基排列顺序 ------由于技术上的困难目前尚难以普遍地进行; 核酸分子杂交(hybridization)间接比较不同微生物DNA 碱基排列顺序的相似性 3. 16S rDNA 16S rRNA被普遍公认为是一把好的谱系分析的“分子尺”: 1)rRNA具有重要且恒定的生理功能; 2)在16SrRNA分子中,既含有高度保守的序列区域,又有中度 保守和高度变化的序列区域,因而它适用于进化距离不同的 各类生物亲缘关系的研究; 3)16SrRNA分子量大小适中,便于序列分析; 4)16SrRNA普遍存在于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中(真核生物中其同 源分子是18SrRNA)。因此它可以作为测量各类生物进化的工具。 利用16S rRNA建立分子进化树的美国科学家 Carl Woese 16 S r RNA系统发育树 第九章 微生物分类 分类(classification):根据各种细菌的相似性和进化关系将其分群归类。 分类学涉及三个相互依存又有区别的组成部分: 鉴定 分类、 命名、 p.132 命名(nomenclature):是根据命名法规,对所鉴定的菌株给以科学的名称。 鉴定(identification或determination):借助于现有的微生物分类系统,通过特征测定,确定未知的、或新发现的、或未明确分类地位的微生物所应归属分类群的过程。 一、系统分类单元 界 (Kingdom) (Regnum) / 域 Domain 门 (Phylum) (Phylum) 纲(Class) (Classis) 目(Order) (Ordo) 科(Family) (Familia) 属(Genus) (Genus) 种(Species) (Species) 常用的微生物分类学术语: 1)培养物(culture): 一定时间一定空间内微生物的细胞群或生长物。如微生物的 斜面培养物、摇瓶培养物等。 2)菌株(strain): 从自然界中分离得到的任何一种微生物的纯培养物都可以 称为微生物的一个菌株;用实验方法(如通过诱变)所获得 的某一菌株的变异型,也可以称为一个新的菌株,以便与 原来的菌株相区别。 菌株是微生物分类和研究工作中最基础的操作实体 细 菌 分 类 系 统 最有代表性和最有影响的细菌分类系统 《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 (Bergey’s Manual of Determinative Bacteriology) 1923年, 1925年, 1930年, 1934年, 1939年, 1948年, 1957年, 1974年分别出版了第一至第八版,1994年出了第九版 以形态、生理生化、G + C mol%、生态分布等特征为主 《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 (Bergey’s Manu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 以生理生化、G + C mol%、系统发育地位等为主——体现了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成果 Bergeys Manu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 1st Edition John G. Holt, Editor-in-Chief Williams Wilkins, Baltimore, MD Published in 4 volumes: Volume 1 (1984) Gram-negative Bacteria of general, medical, or industrial importance ISBN 0-683-04108-8 Volume 2 (1986) Gram-positive Bacteria other than Actinomycetes ISBN 0-683-07893-3 Volume 3 (1989) Archaeobacteria, Cyanobacteria, and remaining Gram-negative Bacteria ISBN 0-683-07908-5 Volume 4 (1989) Actinomycetes ISBN 0-683-09061-5 2001年开始出版第二版“系统细菌学手册”。在“系统细菌学手册”第二版中,完全按照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方法揭示的细菌和古菌的系统发育关系来进行编排,分成古菌域和细菌域 学名:属名+种名+(首次定名人)+现定名人+现名定名年份 二、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