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自制工具旋集尘分离的原理及设计参数..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制工具旋集尘分离的原理及设计参数.

看了很多木有们DIY的旋风分离器,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做出来的尺寸、比例也是五花八门。在翻阅了论坛上关于旋风集尘器的帖子之后,感觉多数木有的DIY主要还是以模仿为主,似乎缺少那么点理论依据,于是我查阅了一些技术资料。看过之后感觉在工业上要比较准确地分析和设计一个旋风分离器还是很复杂的,需要考虑风压、流速、粉料粒径、密度、粘度、桶壁光滑程度等诸多因素,这些对于我们收集木屑的用途来说过于复杂了,很多数据也是不可能掌握的,所以我本着避繁就简、简单实用的原则摘录一些资料,希望能对以后DIY旋风分离器的木友有所帮助。 工业上最常用的旋风式分离装置有两种形式: ①旋风分离器:切向入口,本体为筒体+锥体型 2010-11-4 09:28 上传  HYPERLINK /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U3NTMwfDY2NWFlYTkwfDEyOTM1MTUyMTd8MA%3D%3Dnothumb=yes \o P1080239.JPG 下载次数:10 \t _blank 下载附件 (149.01 KB) 这种形式的旋风分离装置最常见,当然其入口、出口及灰斗处都有若干种变形可供选用,后面细说。木有们DIY的旋风集尘器大多也是这个原理的,起码都是入风口在本体的切向,但DIY的集尘器本体就只是一个锥体,没有做成筒体+锥体形式的,可能是受国外那个成品旋风分离器DUST DEPUTY的影响吧。 2010-11-4 09:39 上传  HYPERLINK /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U3NTMyfDYyMTkyMzNifDEyOTM1MTUyMTd8MA%3D%3Dnothumb=yes \o DustDeputy1.jpg 下载次数:2 \t _blank 下载附件 (41.57 KB) 绝大多数DIY这种造型分离器的木有都是采用花瓶作为锥体本体,比如=saga=f117whw做的这个: ②旋风管:具有轴向导流叶片入口,本体为直筒型 2010-11-4 09:28 上传  HYPERLINK /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U3NTI5fGZiOTUwOGE2fDEyOTM1MTUyMTd8MA%3D%3Dnothumb=yes \o P1080241.JPG 下载次数:2 \t _blank 下载附件 (88.31 KB) 在木有DIY的集尘器中有类似这样旋风管结构的,比如xuelichina做的“大型旋风集尘器” 以及 岳阳楼 用饮水机水桶改造的集尘器: 这两位木有的集尘器??然本体是直筒结构,但进风口还是采用与筒体切向,而不是标准旋风管那样从筒体顶盖处轴向进风。从筒体顶盖轴向进风的好处是气流轴向对称,且因采用导流板,给进气流一定的向下的速度,使夹杂着灰尘的空气更快地向下运动,而不仅仅是靠重力。 先说说旋风式分离器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吧。按照第一张图所示,夹杂着尘粒的气体从进气口进入筒体后,沿筒内壁做向下的旋转运动,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气流内的尘粒被甩向桶壁,实现气体和固体的分离,尘粒在重力作用下沿桶壁旋转下降落入灰斗。这个由上而下沿桶壁的旋流叫外旋流。锥体使得外旋流的旋转半径不断减小,根据“旋转矩”不变原理,在锥体里外旋流的切向速度不断提高。当气流到达锥体某一位置,既在分离器中部形成由下而上的旋风,并由排气口排除,这个中部的由下而上的旋流称为内旋流。外旋流转化为内旋流的区域称为回流区。 下面说说旋风式集尘器的设计要点: 1.筒体直径 D0 一般来说筒体直径越小,旋转半径也越小,尘粒所受离心力越大,分离器的效率也就越高。但当筒体直径过小的时候,桶壁和内插的排气管壁之间距离过小,容易造成尘粒反弹至中心上升气流中被带走,反而使分离效率降低。 2.筒体及锥体高度 H 通常高效率的旋风分离器都有较大的高度比例,它不但使进入筒体的尘粒停留时间增长,有利于分离,而且能使上旋流中夹带的尚未达到排气管的尘粒有更多机会从上旋流中分离出来, 从而提高分离效率。 一般来说圆筒段的高度 h=(1.5~2)D0 圆锥段的高度 (H-h)=(2~2.5)D0 也就是说分离器的总高度 H是筒体直径D0的3.5~4.5倍 科学地确定某个旋风分离器的高度还是比较繁琐的,其中设计到自然涡旋长度等概念,不过这里有个稍简单的公式可以参考: (H-S)/D0=-1.09(Ax/Ain)+4.49 H——分离器高度 S——排气管插入深度 D0——筒体直径 Ax——排气口截面面积 Ain——进气口截面面积 这个结论是MacLean等人1978年申请的专利,但并未说明这个最优高度是如何发现的。 此外还有两个参数与圆锥段的高度

文档评论(0)

aena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