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六朝文学课件3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知识介绍.pptVIP

汉魏六朝文学课件3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知识介绍.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魏六朝文学课件3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知识介绍.ppt

曹植墓:位于东阿县城西南10公里鱼山西麓,依山而建。墓室分甬道、前室、后室3部分。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 --东晋顾恺之作《洛神赋》图卷 藏于故宫博物院 曹植诗、赋、文兼工,其文学创作以建安二十五年(220)曹丕称帝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生活安定,功名事业心极强,追求“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留金石之功”(《与杨德祖书》)。此时的诗歌主要表现这种雄心壮志,情调乐观向上。如《薤露行》称:“愿得展功勤,输力于明君。怀此王佐才,慷慨独不群。”渴望建功立业之心非常明显。又如《白马篇》,塑造出一个武艺高强、渴望为国立功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幽并游侠的形象,充满豪壮乐观的精神。如有:“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在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寄寓为国建功的壮志抱负。(p267)另有反映战争和动乱的诗,如《送应氏》,情调悲凉,如同其父之作。 后期由于受到曹丕父子的猜疑、压制与迫害,虽有王侯的地位,却抑郁不得志,终于在愤懑与苦闷中死去。这种生活遭遇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此时期的诗歌内容与前期明显不同,具体可分为以下四类: 1、表现壮志难酬的愤激不平之情。如《杂诗》其五: “仆夫早严驾,吾行将远游。远游欲何之,吴国为我仇。将骋万里途,东路安足由。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愿欲一轻骑,惜哉无方舟。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p262)此诗表示愿为伐吴效力,体现出立功沙场之志,情绪激昂慷慨,写到报国无门的境遇又极悲愤。 尽管曹植有为国建功之志,而朝廷对他却十分猜忌,不断地改变其封地。《吁嗟篇》一诗以转蓬自喻,形象地描写出“十一年中而三徙都”的生活处境和痛苦心情。诗中写道:“长去本根逝,夙夜无休闲。东西经七陌,南北越九阡。卒遇回风起,吹我入云间。自谓终天路,忽焉下沉渊。”(p272)写出漂泊不定的生活,显示了内心的悲愤。 2、抒写对遭受迫害的愤恨与反抗情绪。如《野田黄雀行》、《赠白马王彪》。前者大约是为好友丁仪、丁廙等人而作。曹操在世时,曾有一些人拥曹植为太子,曹丕深恨之。丕即位后,杀死了曹植的羽翼丁仪、丁廙等。曹植欲救友人而不得,遂作此诗以寄托愿望。作者以鹞、罗网喻施害者,以雀喻受害者,塑造出一个解救受难者的侠义少年的形象,寄寓了作者的理想和反抗情绪。(p273) 曹植《赠白马王彪》结构 全诗分七章,诗前有小序,交代写作缘由。 第一章,离开京师的依恋与感伤。 第二章,归藩途中的艰难与孤苦。 第三章,谗巧离间激起的胸中悲愤。 第四章,秋日暮景触动的内心凄凉。 第五章,由曹彰之死引发的人生感喟。 第六章,与白马王彪的惜别之情。 第七章,与曹彪的绝望之别。 《赠白马王彪》是曹植后期的一篇重要作品。黄初四年(223),时任鄄城王的曹植和白马王曹彪、任城王曹彰同去京师洛阳朝会,任城王到京后不明不白地死去(据《世说新语·尤悔》载,任城王被曹丕以毒枣毒死),诗人与白马王返回封地,又为有司所阻,不能同行,于是诗人“愤而成篇”,写下此诗。此诗较长,所抒感情比较复杂。如“鸱枭鸣衡扼,豺狼当路衢。苍蝇间白黑,谗巧令亲疏”,痛斥了迫使他们分道而行的有司。“奈何念同生,一往形不归。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表达出对任城王暴亡的深沉悼念。“变故在斯须,百年谁能持”,流露出诗人在岌岌可危的处境中惴惴不安的心情。(p263)此诗感情真挚,悲愤之情溢于言表,且用叙事、写景、哀悼、劝勉等方式来衬托自己的心情,愈加亲切动人。 3、以思妇、弃妇形象寄托身世,言志抒情。如《七哀》描写思妇怀念游子的哀怨,主旨在于托男女以喻君臣,吐露作者对曹丕父子压制自己的怨恨。诗中以“清路尘”比喻得意的丈夫,以“浊水泥”比喻失宠的妇女,实为自比,设想巧妙。“明月照高楼”二句,以写景显示思妇的哀怨之情,意味深长。(p260) 4、以游仙为题材的诗。由于作者生活处境艰难,处处受到压制,怀才不遇,因此感慨时光流逝,功业难成,于是 到虚幻境界中寻求精神解脱,写出一些游仙诗。如《远游篇》、《游仙诗》、《仙人篇》等,虚构出纯洁明净的神仙境界,与自己所处的现实社会形成对比,寄托了自己美好的理想。 曹植诗歌文采气骨兼备,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钟嵘《诗品》评其诗曰:“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曹植诗描写细致,辞藻趋向华丽,完成了乐府诗向文人诗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