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讲国家 和 与法起源的类型 中国法制史课件.ppt
* * 学习内容 ?国家和法起源的类型 ?法产生的基本规律 ?中国法的起源 ?夏代的法律制度 ?商代的法律制度 国家和法起源的类型 第一种是雅典国家和法的起源。雅典国家是在社会经济发展到阶级社会的条件下,直接从氏族结构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在雅典国家形成的过程中,产生了以梭伦立法为代表的雅典民主法。 第二种是罗马国家和法的起源。罗马国家是在平民和贵族的斗争中逐渐产生的。公元前6世纪左右塞尔维乌斯改革,是罗马原始公社制瓦解、国家产生的标志。在罗马国家的形成过程中,产生了《十二铜表法》,体现了平民斗争的胜利成果。 第三种是德意志国家和法的起源。德意志人在自身氏族制度瓦解时,入侵了矛盾重重、危机四伏的罗马帝国。在征服与被征服的长期过程中,德意志人产生了封建制国家。在征服罗马后,各日耳曼王国就将本部落的习惯,借用罗马法的术语,编纂为法典。 法产生的基本规律 1.根本原因:法律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上,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 2.法律的产生过程有一个从氏族习惯到习惯法,再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演变和发展过程; 3.法律产生的过程受宗教、道德的极大影响。 中国法的起源 (一)两个途径 刑起于兵;礼源于祭祀 (二)三个特点 1.礼刑并用 2.宗法伦理性 3.公法性突出 (一)两种途径 ★刑起于兵 表明中国古代的刑法及以刑罚为基本内容的法律,最初起源于战争或军事行动的某些需要;中国最早的法,脱胎于战争或军事行动中产生的军法。 ★礼源于祭祀 表明中国古代作为一种社会规范的“礼”,最初起源于祭祀活动中形成的礼仪规则。 (一)神权法思想 夏代的立法指导思想是“恭行天讨、天罚”的神权法思想。夏代的统治者利用宗教鬼神进行统治,将其掌握的国家政权及其权力说成是神授的;把法律说成是神意的体现,而法律的实施则是“恭行天罚”。夏统治者用法律惩治犯罪的百姓,是替上天实施刑罚。 (二)夏代的禹刑 ?禹刑的由来 《左传》昭公六年: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禹刑的性质 相当于现代的刑法典 ?禹刑的内容(夏的刑罚以死刑为主) 《左传》引《夏书》:“昏、墨、贼,杀。皋陶之刑也”。即“昏”罪、 “墨”罪、 “贼”罪,这三种罪都要处以死刑。 (三)夏代的监狱 ?夏代的监狱称为“夏台”或者“均台”。 ?设在今河南省禹县境内。 ?《史记?夏本纪》记载,夏桀将商族首领商汤“囚之夏台”。 商代的法律制度 (一)商代法律思想的发展 (二)立法概况及主要的法律形式 (三)主要罪名和刑名 (四)商代的民事、婚姻和继承制度 (五)商代的司法制度 (一)商代法律思想的发展 ?“天讨”、“天罚”的神权法思想在商代发展到了顶峰。商代统治者以迷信鬼神而著称,举凡国家大事,都要通过占卜向上天请示。 ?正如《礼记?曲礼》记载:“敬鬼神,畏法令也”。将实施刑罚说成是上帝的意旨,是秉承神的旨意,代天行罚。“敬鬼神”的目的是为了使民“畏法令”。 试 题 夏商时期的法律思想是( AC ) A.天讨 B.明德 C.神判 D.慎刑 (二)立法概况及主要的法律形式 ?立法概况 《汤刑》;《汤之官刑》 ;“弃灰之法” ?主要的法律形式 刑,即《汤刑》,是商代的刑法; 王命,是商王所发布的命令,具有较高的法律效力; 单行法规,是针对某一具体事物或人所发布的命令,如《汤之官刑》、“弃灰之法” 。 (三)主要罪名和刑名 1.主要罪名: 不吉不迪罪、颠越不恭罪、暂遇奸宄罪、不孝罪、巫风罪、弃灰于公道罪。(详见课本P23-24页) 2.主要刑名: (1)商代的“五刑”:墨刑、劓刑、刖刑、宫刑、死刑; (2)其它刑名:炮格、醢、脯、断手、罚丝、劓殄(详见课本P25-26) 试 题 中国早期的五刑指的是( C ) A.大辟、膑、宫、黥、墨 B.墨、黥、刖、宫、大辟 C.墨、劓、剕、宫、大辟 D.墨、黥、宫、大辟、劓 (四)商代的民事、婚姻和继承制度 1.民事法律制度 (1)商代实行土地王有制,不存在土地私有制。商王享有最高的土地所有权,将土地分赐给贵族使用;领受土地者占有土地,并向商王缴纳贡赋,但没有所有权,不得买卖土地。 (2)奴隶则被作为私有财产,可以任意转让和买卖。其它财产,以家庭为单位,由家长占有、管理,家庭成员一般不享有财产所有权。 (四)商代的民事、婚姻和继承制度 2.婚姻制度: 商代实行一夫多妻制,贵族之间还盛行姊妹随嫁的媵嫁制。 3.继承制度: (1)商代初期,王位继承是兄终弟及和父死子继并行,但以前者为主要原则。 (2)商代末期,夫死子继基本上代替了兄终弟及,但也出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