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篇 章 斐斯泰洛齐、赫尔巴特等教育思想 外国教育史课件.ppt
L/O/G/O 斐斯泰洛齐 赫尔巴特 福禄贝尔 第斯多惠 斯宾塞 乌申斯基 主讲教师: 石隆伟 电 话: E-mail: moka@swu.edu.cn 外国教育史 第七章 斐斯泰洛齐、赫尔巴特等教育思想 1846年,在瑞士的裴斯泰齐之埋葬处,在这位举世闻名的大教育诞辰一百年时,世人为他做了如下的墓志铭: Here lies Heinrich Pestalozzi, Born in Znrich on the 12th day of January, 1746, Died at Brugg on 17th February, 1827 Saviour of the poor at Neuhof, Preacher of the People in Leonard and Gertrude: Father of the fatherless in Stans. Founder of the new elementary school at Burgdorf and Man, Christian, Citizen. Everything for others, nothing for himself. Blessings be on his name. 上述的文字,提示了许多有关裴斯泰洛齐一生的事实与精神。 他在瑞士的新庄、斯坦兹、等主持贫苦儿童的教育工作,他的教育代表作是Leonard and Gertrude.。但墓志铭中最令人凄然动容的是“Everything for others, nothing for himself”两句,这两句裴氏卷标,道尽了“教育”工作最妥切的真意。裴氏之伟大,并非因他的教育菱高人一等,却是因他的教育爱,“只顾别人,不顾自己”的奉献、付出、关怀、不计酬劳,这才是他一生中最为后人所怀念之处。 “爱是人性的光辉” “爱到最高点,心中有儿童” “教育的真谛是爱心” 一、爱心感人的裴斯泰洛齐 教育心理学化思想 与自然主义和国家主义一样,教育心理变化也是西方近代普遍盛行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想。如果说自然主义主要与教育的基本价值观念相关,国家主义主要与教育的组织和管理相联系,那么,教育心理学化思潮则涉及教育(特别是教学)过程的方法和程序。 作为一种教育思潮,教育心理学化虽然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但它的真正形成却是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并于19世纪前期达到鼎盛。从19世纪后期开始,教育心理学化思潮逐步传播到欧美各主要国家以及世界其他地区,对近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的、世界性的影响,在现代教育的发展中,还可以看到这种影响的持久作用。 经过启蒙运动的洗礼,近代西方世界形成了一种对知识,理性的普遍信仰,形成了一种重知、重智的主智主义倾向(到19世纪中期,这种主智主义进一步发展成为“科学主义”)。 康德认为,人的认识的全部过程经过三个阶段: 感性直观阶段 知性思维阶段 理性理念阶段 康德全面研究了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哲学理论,指出它们各自的缺陷,通过对人的认识能力、认识过程等问题的探讨对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加以综合。 这个阶段的认识是从自然之物刺激感觉器官开始产生的,其结果是关于观象的认识。 感性是对个别现象的知觉表现,知性只能达到对象的局部的和有限的统一,而理性理念则是对无限对象或是世界整体的统一。 “知性”是指意识从其自身产生观念的能力;这就是说,知性和感性是不同的。 一、斐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 19世纪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改革家。他首次提出教育要心理学化,一生致力于教育改革和教育理论的探索。 1 促进人的发展,尤其是能力的发展教育意味着完整人的发展,完美能力的发展。 教育目的 2 教育目的和理论、教育内容、教学原则和方法、儿童自我教育的心理学化。 论教育心理学化 4 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这思想付诸于实践。 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 初等学校的各种教育都应该从最简单的要素开始,然后逐渐转到日益复杂的要素,以便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和谐发展。 论要素教育 二、传统“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 19世纪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明确的提出了把教育学建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设想,并提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代表著作《普通教育学》。 赫尔巴特在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时候出生,生日恰与中国文化改造运动的5月4日同一时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