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篇 章信号放大 生物医学电子学课件.ppt
心电放大滤波器 1、50Hz有源带阻滤波器 在心电放大器中是用于抑制50Hz市电的干扰。 阻容元件按下式匹配: 调节电位器P,可改变滤波器的Q值。即右图所示频响曲线的平坦程度。实线为高Q值 用带阻滤波器,不仅滤去了50Hz干扰,也使得R波失真。设计时不轻易使用。 2、有源带通滤波器 这种滤波电路的作用是只允许某一段频带内的信号通过,而此通频带下限频率低和比上限频率高的信号都被阻断。 心电电极 为了降低心电电极的极化电压和接触阻抗,目前已采用性能优良的银—氯化银电极来取代旧式的镀银铜电极。 此外,还采用了更新更优良的电极。 1、带有缓冲放大器的电极 一般将缓冲放大器装置在电极内,有如下三个优点: (1) 消除了电极—皮肤接触电阻对放大器抗干扰能力的影响。 引线引入的位移电流ID流经缓冲放大器的输出阻抗Z01和Z02,而不是流经电极—皮肤接触电阻Z1和Z2。 Z01和Z02小到几欧姆,Z01-Z02就更小,所以在心电放大器输入端A、B间的差动干扰电压ID (Z01-Z02) 就很小。 即消除了电极—皮肤接触电阻Z1和Z2过大或不平衡对放大器抗干扰能力的影响。 (2)引线晃动会改变Z1和Z2 ,由于缓冲级的存在, Z1和Z2的改变不会影响心电放大器的抗干扰能力,因为与心电放大器连接的是Z01和Z02 。 (3)由于加入了缓冲级,使心电放大器输入端信号源内阻变成Z01和Z02 ,而不是Z1和Z2 ,因此设计时心电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可大大下降,使 , 从而消除Cs的不平衡对CMRR的影响。因此在实用上,引线的长短影响不大。 2、电容式绝缘电极 缓冲放大器也是在电极内的,电极与皮肤间是完全绝缘的,相当于电极与皮肤间有一个5000PF的电容,为了获得2秒的时间常数,缓冲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应高于400兆欧。 可消除电极极化电压。第二章p.40。 (2)人体引入的位移电流 由于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很高,人体引入的位移电流只能经由接地阻抗ZG流入大地。 若两臂间有位移电流ID,则 差动干扰电压 共模干扰电压 当ID=0.1uA, Z1=Z2=400欧,Ud=80uv ZL,ZR为 两臂内阻 综上,50Hz位移电流是引进50Hz差动和共模干扰的主要原因。 对于差动干扰: 采用屏蔽引线 使人体远离馈电线。 对于共模干扰: 认真清理和湿润皮肤表面或涂上导电胶,降低皮肤接触阻抗和不平衡程度。 接地良好,减小接地阻抗,从而抑制共模干扰 肌电干扰 肌电信号是由于信号伸缩时,肌肉细胞产生的复合电位。而人体各部位运动常是不规则的。因此对于心电信号,肌电是随机干扰信号。 为消除肌电干扰,被测试者要安静舒适地躺在台上,呼吸也要求平缓,尽可能使肌肉处于静息状态,以减小动作电位。 (四)放大器共模抑制比 抑制共模干扰,方法有两种 1)提高CMRR。 2)右腿共模反馈法。 CMRR的提高 增大Zi 提高Ad (除了上述源阻抗以外,分析差动电路电阻失配的影响) 共模干扰电压引线屏蔽层 差动电路电阻失配对CMRR的影响 为失配度 CMRR 随着电阻失配度的增大,CMRR下降。 而提高Ad则可增大CMRR。 引线屏蔽层与芯线间的电容Cs1,Cs2。大约为200-300pF,在50Hz下容抗为几个兆欧,与放大器输入阻抗大小接近。 若接地, Cs1,Cs2的分流效应明显减小放大器输入阻抗。此外,分流效应不均衡,将使得放大器CMRR大大下降。 若不接地,而用取自放大器的反馈共模电压来驱动引线屏蔽层。则Cs1,Cs2两端均承受共模电压Uc,结果使Cs1,Cs2对共模电压不产生分流效应。 如下图。 2、右腿共模反馈 前面已讲述,虽然右腿接地了,但由于接地阻抗ZG的存在,还不能完全消除共模电压Uc 如果设法将输入至心电放大器的共模电压倒相后反馈至右腿,以抵消右腿上的共模电压Uc,结果可消除Uc。 如下图。 四个电极的平均电压,即人体共模干扰电压。通过反相,加到人体右腿。与人体共模干扰电压相抵消。 滤波器 滤波器的功能:对频率进行选择,过滤掉噪声和干扰信号,保留下有用信号。 1. 按信号性质分类 3. 按电路功能分类: 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 带通滤波器;带阻滤波器 2. 按所用元件分类 模拟滤波器和数字滤波器 无源滤波器和有源滤波器 4. 按阶数分类: 一阶,二阶 … 高阶 滤波器 传递函数: 幅频特性 相频特性 滤 波 器 传递函数的定义 R C R 1. 一阶RC低通滤波器(无源) 传递函数 幅频特性 一. 低通滤波器 0 1 0.707 ?0 截止频率 此电路的缺点: 1、带负载能力差。 2、无放大作用。 3、特性不理想,边沿不陡。 幅频特性、幅频特性曲线 R R1 RF C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