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九编 近代文学 古代文学课件教程教案.ppt
第九编 近代文学(1840—1919); 绪 论
一、近代社会文化性质
1、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2、近代中国革命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文化战线斗争:
资产阶级新文化同封建阶级旧文化的斗争。;; 三、近代文学基本特征
1、进步文学多服务于反帝反封的现实斗争,表现出爱国思想和民主思想。
2、文学题材空前扩大,各种新思想、新事物、新知识都进入文学领域。
3、语言趋向通俗化,艺术形式自由多样。
4、戏曲小说理论研究较发达。
5、反帝反封深度不够,缺乏与大众的联系;一些小说形象不够典型,艺术粗糙等。;第一章 近代诗文 ;; 第三节 改良主义运动时期的诗文
一、“诗界革命”与黄遵宪
(一) “诗界革命”: 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梁启超首先提出“诗界革命”的口号,指出“诗界革命”的新派诗即输入欧洲精神思想,使用新语言,而又以古人风格入之的作品。其后各刊物陆续发表一百多位作者的新派诗,又发表了许多通俗歌词,称为“新体诗”。
“诗界革命”的重要人物有夏曾佑、黄遵宪、丘逢甲、谭嗣同等。
; ; 二、梁启超与新文体
(一)“新文体”:近代改良主义运动时期由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创作的散文体式,内容上大力宣扬变法维新主张,介绍西方政治文化思想,评论时局,形式上“平易畅达,时杂以偶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至,不检束”。
(二)粱启超:改良派主要领导人之一,文学以散文成就最著。早年学过晚汉、魏晋,学过桐城派,后来为宣传改良主义,专作政治宣传,文笔平易畅达,“条理清晰,笔端常带感情”,排比铺张,纵横议论,富有鼓动性,成为风靡一时的新文体,号称“新民体”,亦称报章体。代表作《少年中国说》充满积极进取精神。 ;; 二、柳亚子与南社诗人
(一)南社: 是一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核心的文学团体,1909年成立于苏州,发起人陈去病、高旭、柳亚子。“南社”意为“操南音不忘本”,以提倡民族气节相号召鼓??民族民主革命,反对清王朝的专制统治,有意识地用文学为资产阶级革命服务。
(二)柳亚子: 诗歌与革命进程密切联系,饱含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激情,具有强烈战斗性。受龚自珍影响,多凝重含蓄、忧郁苍凉之作。《吊鉴湖秋女士》赞扬秋瑾为推翻清王朝进行的斗争,为烈士牺牲而极度悲愤,透溢出慷慨豪壮之气。
; 第二章 近代小说 ;2、侠义公案小说
主要有:无名氏《施公案》、石玉昆《三侠五义》、文康《儿女英雄传》、俞万春《荡寇志》
二、“新小说”的兴盛
“新小说”指戊戌变法前后密切配合反帝反封斗争,揭露时弊,表现改良主义和民主革命思想的小说。据不完全统计,这类小说在1000种以上。主要作品有“四大谴责小说”和革命派小说。
; 第二节 李伯元和吴趼人的小说
一、谴责小说: 指戊戌变法失败后大量出现,内容主要是暴露社会黑暗、指摘政治腐败的小说。鲁迅说其特点是:“揭发伏藏,显其弊恶,而于时政,严加纠弹,或更补充,并及风俗。虽命意在于匡世,似与讽刺小说同伦,而辞气毕露,笔无藏锋,甚且过甚其辞,以合时人嗜好,则其度量技术之相去亦远矣(《中国小说史略》)。
著名代表作有《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被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二、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
(一)《官场现形记》从改良派的立场出发,揭露和抨击了晚清官僚统治集团的黑暗腐败,同时突出地描写了封建官僚对帝国主义奴颜婢膝的丑态(“文制台见洋人”)。
(二)结构略似《儒林外史》,由大量分散的人物和片断的故事连缀而成,展示广阔的生活面。多单纯叙述故事,细致刻划人物不够,许多故事只是从社会上搜罗来的丑闻、笑橱,未经提炼加工,缺乏思想深度和感人力量。 ; 三、吴趼(jian)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一)反映1884年中法战争至二十世纪初期中国官场、商场、洋场的种种怪现状,兼及医卜星相、三教九流等社会的各个方面。重点是暴露清末官场黑幕(“兵轮自沉”),此外还揭舄露了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彻底破产(“苟才夫妇”)。
(二)全书以自号“九死一生”者的遭遇和见闻为线索联缀起许多短篇故事,结构较紧凑。题材庞杂,故事多靠人物转述,缺少剪裁加工,揭露流于浮泛;且夹杂着一些小市民的低级趣味,这类描写往往琐碎冗长。
; 第三节 刘鹗和曾朴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