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一篇 章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生态学》课件.ppt
图11-5 生态系统中的磷循环 二、硫循环 硫是原生质体的重要组分,它的主要蓄库是岩石圈,但它在大气圈中能自由移动,因此,硫循环有一个长期的沉积阶段和一个较短的气体阶段。在沉积相,硫被束缚在有机或无机沉积物中。 岩石库中的硫酸盐主要通过生物分解和自然风化作用进入生态系统。化能合成细菌能够在利用硫化物中含有的潜能的同时,通过氧化作用将沉积物中的硫化物转变成硫酸盐;这些硫酸盐一部分可以为植物直接利用,另一部分仍能生成硫酸盐和化石燃料中的无机硫,再次进入岩石蓄库中。(图11-6) 图11-6 生态系统中的硫循环 第五节 有毒有害物质循环 有毒有 害物质 循环的 一般特点 有毒有 害物质 循环实例 一、有毒有害物质循环的一般特点 有毒有害物质的循环是指那些对有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进入生态系统,通过食物链富集或被分解的过程。由于工农业迅速发展,人类向环境中投放的化学物质与日俱增,从而使生物圈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数量与种类相应增加,这些物质一经排放到环境中便立即参与生态系统的循环,它们像其他物质循环一样,在食物链营养级上进行循环流动。所不同的是大多数有毒物质,尤其是人工合成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和不可分解的重金属元素,在生物体内具有浓缩现象,在代谢过程中不能被排除,而被生物体同化,长期停留在生物体内,造成有机体中毒、死亡。这正是环境污染造成公害的原因。 二、有毒有害物质循环实例 (一) DDT DDT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有机氯杀虫剂, 它是一种化学性能稳定、不易分解且易扩散的化学物质,易溶于脂肪并且积累在动物的脂肪里,很易被有机体吸收,一旦进入体内就不能排泄出去,因为排泄要求水溶性。因此大量使用DDT这类非自然的物质,对生态系统构成了明显的危害。 生态系统通过以下两个途径吸入人类喷洒的DDT并经过食物链加以富集。一是经过植物的茎、叶及根系进入植物体,在体内积累起来,被食草动物吃掉再被食肉动物所摄取,逐级浓缩;二是喷洒的DDT落入地面,经过土壤动物,例如吃土壤中有机物碎片的蚯蚓等,再被地上的食虫动物如小鸡所捕食,小鸡再被鹰等食肉鸟所捕捉,逐级浓缩,这种通过食物链加以浓缩的过程称之为富集,或生物放大。图11-7说明了母乳中DDT和PCB(多氯联苯)含量与三个月以上的胎儿身体中含量的关系。 图11-7 母乳与未出生婴儿身体中DDT和PCB的含量 (Ahlheim,1989)单位:mg/kg * * 第十一章? ????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第一节 物质循环的一般特点 1 第二节 水循环 2 第三节 气体型循环 3 第四节 沉积型循环 4 第五节 有毒有害物质循环 5 第六节 放射性核素循环 6 第七节 生物地化循环与人体健康 7 第一节 物质循环的一般特点 1 物质循环的概念 2 物质循环的模式 3 物质循环的特点 4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类型 一、?物质循环的概念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nutrient cycle)又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biogeochemical cycle),它是指生态系统内的各种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生态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及其在地球表层生物圈、水圈、大气圈和岩石圈(包括土壤圈)等各圈层之间,沿着特定的途径从环境到生物体,再从生物体到环境,不断地进行着反复循环变化的过程。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根据物质循环的范围不同分为地球化学循环(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循环(生物小循环)两种基本形式。 地球化学循环(geochemical cycle)是指化合物或元素经生物体的吸收利用,从环境进入生物有机体内,然后生物有机体以残体或排泄物的形式将物质或元素返回环境,经过五大自然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和生物圈)循环后再被生物利用的过程。地球化学循环的时间长、范围广,是闭合式的循环。 图11-1 池塘生态系统中库与库流通的模式图(孙儒泳等,1993) 物质循环的速率在空间和时间上是有很大变化的,影响物质循环速率最重要的因素有: (1)循环元素的性质:循环速率由循环元素的化学特性和被生物有机体利用方式的不同所致; (2)生物的生长速率:这一因素影响着生物对物质的吸收速度和物质在食物链中的运动速度; (3)有机物分解的速率:适宜的环境有利于分解者的生存,并使有机体很快分解,迅速将生物体内的物质释放出来,重新进入循环。 三、物质循环的特点 1. 物质不灭,循环往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最美家庭事迹材料范文1500字(整理15篇).docx VIP
- 基金投顾系列(二):海外投顾代表之Vanguard-20200618-海通证券-19页.pdf VIP
- 人教版九上《Unit 9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作业设计.docx VIP
- 雨林木风GhostXPSP3WindowsXP系统YN201111.doc VIP
- 12-3DMine矿山工程软件自学教程.pdf VIP
- 2025年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人民法院招聘司法辅助人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APQP第三版-附录表格B-E.xlsx VIP
- 中小学财务测试题答案.pdf VIP
- 20201228-海通证券-基金投顾系列(三):海外投顾代表之Fidelity.pdf VIP
- 00-精益生产跟精益工具.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