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食物概论第三讲 总论食补与药补.pptxVIP

药用食物概论第三讲 总论食补与药补.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药用食物概论第三讲 总论食补与药补

第三讲 总论-食补与药补;《千金要方》——“食治” 特别强调——“夫为医者,当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瘥,然后命药”。;1、调和五味 辛散、咸软、甘缓、酸收、苦坚 “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素问·生气通天论》;2、三因施膳 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灵活采用相应的饮食调理措施。;3、饮食有节 节——节制,节度。要求饮食时间有规律,饮食种类要合理搭配,饮食量要严格控制。 《素问·生气通天论》——“高粱之变,足生大丁”。 《类经》(张景岳)——“高粱即膏梁,肥甘也,足,多也。厚味太过,蓄而为热,其变多生大疔”。(痈疽疔疮) ;4、食无偏嗜 《素问·生气通天论》——“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官,伤在五味” 。 《内经》——“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转为消渴”。;5、少吃增寿 《博物志》(晋,张华)——“所食愈少,心愈开,年愈益;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损”。 食量控制在什么程度为宜——明代御医龚廷贤认为“食唯半饱无兼味,酒至三分莫过频”(《寿世保元》)。;6、清淡增寿 唐代百岁道士轩辕集——“薄滋味” (1)饮食不宜过咸 《生气通天论》——“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 (2)主张以素食为主 元代养生家朱丹溪——《茹淡论》;7、饮食禁忌 《饮食须知》——贾铭 “饮食藉以养生,而不知物性有相宜相忌,丛然杂进,轻则五内不和,重者立兴祸患”。;药——“毒”——寒热温凉、酸苦辛咸等。 提倡——“祛邪用药,补养用食”。 食补——通过调整平常饮食种类和方式等,以求维护健康、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1、食物的功用等同药物 牛肉=黄芪——“黄牛肉补气,与绵黄芪同功”《韩氏医通》 羊肉=人参——“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是也。”——李东垣 《五杂俎 》——“海参其性温补,足敌人参,故曰海参” 鹌鹑——“动物人参”;乌骨鸡——党参;孟诜——“若能保身养性者,常需善言莫离口,良药莫离手” 《食疗本草》——包含241种兼具医疗作用与营养价值的食品。;一是补养虚衰之体; 二是补充人体缺乏的某些营养成分,达到祛病延年,养生益寿的目的。 食补——“固本之道”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补益力缓,偏性弱 药补——力峻,效专——但需辨证施治 药补调整机体阴阳平衡作用较强,食补营养价值较高——“寸有所长,尺有所短”。 药食应当相互配合,食借药威,药助食性,相得益彰。;牛奶 桂圆肉 蜂蜜;2、根据所患疾病的性质、症状表现选食 食疗过程应遵循寒者温之、热者凉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原则。 有胃病的人;3、注意饮食的性味 食物的性,指寒、热、温、凉四种性质。 寒凉食物——清热、泻火、解毒作用——适合于春夏季节或患温热性疾病的人食用。 (谷物、绿豆、赤小豆、梨、橙子、豆腐等) 温热食物——温中、补虚、祛寒作用——适合于秋冬季节或患虚寒性疾病的人食用。 (韭菜、羊肉、龙眼肉、黄鳝等);3、注意饮食的性味 食物的味——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 辛——宣散滋润、疏通血脉、运行气血、强壮筋骨、增强机体抵抗力。 (葱、姜、蒜、胡椒、花椒、酒) 甘——补益和中、缓急止痛。 (大枣、糯米、龙眼、苹果、荸荠、甘蔗、蜂蜜、白糖等);3、注意饮食的性味 酸——收敛固涩,与甘味配合能滋阴润燥。 (食醋等) 苦——泻火燥湿坚阴,与甘味配合有清热利尿、祛湿解毒的作用。 (苦瓜、茶叶等) 咸——软坚散结泻下。 (海产品、猪心、龟肉等);4、因时因地灵活选食 饮食顺应四时变化,能保养体内阴阳气血,使“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春温——宜饮食清淡(荠菜粥等菜粥) 夏热——宜食甘凉之物(绿豆汤、荷叶粥、薄荷汤、西瓜、冬瓜等) 秋凉——宜食温润食品(山药、百合、莲子等) 冬寒——食品宜温热(八宝饭、涮羊肉、桂圆枣粥等);4、因时因地灵活选食 北方多寒,南方多火,西部多燥,东部多湿。 东南水乡湿润之地——宜多吃清淡利湿之物(冬瓜、赤小豆等) 西部干燥地域——可常吃养阴生津的新鲜蔬菜瓜果。 蜂蜜——“西北高燥,食之有益;东南卑湿,多食则害。”(元、朱丹溪);橘子、粳米、赤小豆、龙眼肉、山楂、乌梅、核桃、甜杏仁、饴糖、花椒、小茴香、桂皮、砂仁、南瓜子、蜂蜜等;共同点——用来防治疾病。 不同点 ——中药:药效强,用药正确,效果突出;用药不当,有明显的副作用。 ——食物:治疗效果不及中药突出与迅速,但配食不当,也不至于立刻产生不良的结果。 正确合理的调配饮食,持之以恒,会起到药物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病从口入”——饮食卫生;如何吃,吃什么? 饮食与养生,饮食与疾病 ——“若要百病不生,常带饥饿三分” ——“吃得慌,咽得忙,伤了胃口害了肠” ——“鱼生火,肉生痰,粗粮淡菜保平安” ——“冬吃萝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