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播卫星与上行站
3.7 大气层对电波传播产生的影响------大气层结构(1) 围绕地球的气体圈称为大气层,大气层根据物理特性大致分为对流层、同温层(平流层)和电离层三部分。 第96页/共112页 对流层是大气层中最低的一层。从地面开始,一直到达15km左右的高度,对流层内气体运动是十分活跃的,故而得名。 同温层位于地面上方15km—50km的区域之内,由于该层内部的温度变化不大,故而得名。 电离层分布在地面上方55km以上的区域之内,其上限距地面的高度可达10000km以上。 第97页/共112页 3.7 大气层对电波传播产生的影响------大气层结构(2) 根据离子密度或自由电子密度的分布,可以将电离层进一步划分为D层、E层、F1层、F2层和磁层几部分。D层的高度约为55—90km,在75—85km的范围之内,电子浓度取极大值。D层是由太阳光中的X射线辐射而形成的,白天存在,夜间消失,D层对中波产生全反射。E层的高度约为85—120km,在高度为l00km左右的地方,电子浓度取极大值,E层也是中波的反射层。Fl层的高度约为190—230km,F2层的高度约为250—400km,这两层全是短波的反射层。电离层对卫星广播使用的厘米波波段的影响主要是使电波的极化方向发生变化,即所谓的法拉第旋转效应。 第98页/共112页 3.7 大气层对电波传播产生的影响------大气不均匀性的影响(1) 大气的不均匀性主要是指对流层内气体的密度不均匀,同时也可以包含气体的运动。一般来说,气体的密度在地面附近比较大,随着高度的增高,气体的密度逐渐减小,但由于受到不同气象条件的影响,故气体密度分布规律是十分复杂的。 气体密度的不均匀性导致气体的折射率也不均匀,从而使电波在传播过程之中会发生折射现象,从而导致电波的衰落和多径传输。所谓的衰落是指电场随着时间作无规律的变化,而多径传输则会使数字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产生误码。我们平常所说的星星眨眼睛的现象就是一种体现在光波波段内的快速衰落现象。 第99页/共112页 3.7 大气层对电波传播产生的影响------大气不均匀性的影响(2) 卫星广播的电波传输路径是斜路径,通常天线的仰角要大于10°,因此多径传输的现象在卫星广播中基本上是不存在的。气体不均匀性对卫星广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信号的快速衰落上。环境温度、空气的湿度、气压等参数的不均匀及随时间的变化,使得气体的折射率发生比较小数量级的变化,这种变化进一步使电波发生快速衰落。在厘米波波段,电波衰落的幅度通常在0.5dB的范围以内,衰落变化时间的数量级为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快速衰落的特点是信号瞬时值发生快速的变化,而平均值则比较稳定。长期测量的结果表明,衰落幅度超过2dB的时间百分比不超过1%。对电波的衰落现象进行测量和理论分析 都是十分复杂的工作。 第100页/共112页 3.7 大气层对电波传播产生的影响------水汽微粒产生的衰减 对流层内的水汽微粒包括云、雨、雪、冰雹、冰晶等,它们又被称为是水汽凝结体。 当电波穿过对流层中的水汽微粒时,就会产生衰减。 水汽微粒对电波产生衰减的物理机制是,每个微粒在入射电波的作用之下被激发成为电偶极子、磁偶极子和四极子,电偶极子和磁偶极子都是最基本的天线模型,在此过程中水汽微粒从入射电波中吸收的一部分能量转化成为热量,而另一部分能量则被辐射出去,形成微粒对电波的散射。吸收和散射的能量与水汽微粒的形状、线度、折射率、吸收系数、微粒的分布以及电波的波长、环境温度、气压等因素有关。 第101页/共112页 3.7 大气层对电波传播产生的影响------对流层的去极化效应 去极化效应是指线极化波穿过各向异性介质时,极化方向发生改变的物理现象。 对流层中的去极化效应是由于降雨或冰晶引起的。雨滴本身的形状很不规则,同时雨滴的下降路线也很复杂,因此降雨区域内的介质应该按照各向异性介质来处理。由于降雨产生的散射对不同极化方向、不同入射方向的电波是不一样的,因此当电波穿过降雨区域后,就会产生所谓的交叉极化分量,从而使线极化电波的极化方向发生了改变;而对于圆极化波来说由于对流层去极化效应的存在,当电波穿过降雨区域之后圆极化波就变成了椭圆极化波。对于卫星广播来说,对流层的去极化现象会引起交叉极化干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频率复用。 第102页/共112页 3.7 大气层对电波传播产生的影响------水蒸汽和氧气的吸收作用 在对流层中,水蒸汽和氧气对厘米波波段的电波有着明显的吸收作用,这可以用分子谐振的理论来解释。理论分析表明,水蒸汽的分子是电偶极子,当频率为22GHz(波长为1.35cm)时出现谐振;而氧气分子可以看作是磁偶极子,它分别在60GHz(波长为0.5cm)和120GHz(波长为0.25cm)时谐振。 根据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版房屋抵押贷款合同范本.docx VIP
- 基于反作用飞轮和磁力矩器的卫星姿态控制系统分析-analysis of satellite attitude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reaction flywheel and magnetic torque device.docx VIP
- 地贫筛查中的血红蛋白电泳.pptx VIP
- 光电开关HPX-AG系列使用说明书.PDF VIP
- 精神科患者风险的管理.pptx VIP
- 保护女职工权益知识竞赛题库50题(答案).docx VIP
- 盖板涵施工监理细则.pdf VIP
- 迅达3300调试汇总.doc VIP
- (高清版)B-T 19843-2022 工业通风机 射流风机性能试验.pdf VIP
- 冰美人淘宝直播数据复盘.xls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