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诈骗ppt p16.pptVIP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防诈骗ppt p16

13烹饪2班 预防诈骗 第1页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在现代通信技术日益方便同学生活的同时,功能多、使用方便的手机及住宅或网络电话,甚至银行卡、互联网也日益成为不法分子实施虚假信息诈骗犯罪活动的工具。犯罪分子抓住大家贪利、惧损避害、花钱消灾等不同心理弱点,诈骗的手段和方法越来越多,既有传统的接触式诈骗,也有利用网络、信息、电话等工具实施的非接触式诈骗,极大损害了同学们的切身利益。 预防和控制诈骗犯罪,最关键的是需要提升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重在自我防范。近日,专门针对目前常见的几种骗术,结合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案例,揭露各类诈骗犯罪伎俩,以此警示、提高提高学生自我防范意识,共同创造平安、和谐的校园。 第2页 发生在大家身边的案例 第3页 替你消灾:“不好,你有血光之灾。”当一貌似神婆或者算命者故作惊讶地出现在你面前时,你千万不能相信他们的鬼话。这些骗子会以替你消灾为由,让你将钱用红纸包好,故作玄虚地比划一阵后,将你的钱调包。 常见的骗术 封建迷信诈骗 第4页 丢包诈骗:如遇到一个在你面前“无意”丢下一包东西,被丢的包里往往装满假钞票、假金首饰,另一个人上前假意与你一起发现被丢的包,要求平分你拾到的东西,并花言巧语让你得大部分,但要你拿出身上的钱或佩戴的金饰抵押。这时请你不要贪图小利,应将拾到的东西送交派出所或打110报警。 捡钱分钱诈骗 第5页 冒充警察办案,恐吓受害人涉嫌洗钱实施电话诈骗。犯罪分子冒充外地公 检法机关人员打电话给受害人,谎称在办案中发现用受害人身份证开户的银行卡涉嫌为犯罪分子洗钱, 需将以其身份开户的所有银行账户冻结,进而要求受害人将存款转入骗子指定的所谓安全账户,以达到诈骗的目的。 冒充警察办案诈骗 第6页 路上奇遇。犯罪分子通常以老人、女性为下手目标。通过向受害人阐述自己急需用钱的状态,急于将自己手中的高价值物品卖出,而且中整个行骗的过程中,通常会有一个托儿,用以证明急于脱手的高价值物料属于正品。只要受害人有贪图便宜的心理,最后拿到的高价值物料往往是一些一文不值的赝品。 路上奇遇诈骗 第7页 兑换外币行骗。犯罪分子通常会向受害人阐明自己急于用钱,而附近又没有什么可以兑换外币的地点或者说自己没带证件无法在银行兑换外币,与此同时,犯罪分子通常会有个托儿,以此证明外币是货真价实的,在受害人逐渐信以为真的情况下,犯罪分子就会偷梁换柱将真实的外币换为备好的假钱。 兑换外币诈骗 第8页 借用手机打电话。犯罪分子通常会对受害人说自己手机没电或者没钱,而向受害人借用手机,在借用的过程中,犯罪分子会将身上某些东西抵押给受害人,受害人往往会因为有抵押物在手而放松警惕,这是犯罪分子通常会乘机溜走,而此时受害人会发现自己手中抵押物都是一堆废品。 借用手机诈骗 第9页 盗用qq诈骗。犯罪分子首先通过网络盗取受害人亲戚朋友的qq号,然后用盗用的qq号给受害人发送信息,一般都是急用钱的信息,然后告知受害人将钱汇往何处,受害人往往会因为关心亲戚朋友的心理,而急于将钱汇出去。 QQ诈骗 第10页 虚构绑架受害人子女实施电话诈骗。犯罪分子给受害人打电话,慌称其子女被绑架要求向指定账户汇钱赎人,并播放“其子女”在电话中呼喊求救,受害人往往因惊慌失措,救子心切而上当受骗。 恐吓威胁诈骗 第11页 冒充受害人亲友生病或出车祸实施电话诈骗。犯罪分子打电话让受害人“猜猜是谁”,然后便冒充其外地朋友或同学与其攀谈,并慌称近日要来受害人处游玩。第二天再次拨打受害人电话,以在高速公路出车祸或在来沈途中生病等为由向受害人借钱,诱骗受害人向其指定帐户汇钱。 冒充亲朋好友诈骗 第12页 受骗心理分析 一般的说,受害人所具有的一些不良的或幼稚的心理意识,是诈骗分子所以能轻易诈骗得手的关键。 (一)爱贪占便宜的不良心理意识。 (二)严重的封建迷信思想。 (三)轻率、轻信、麻痹的思想。 (四)易受暗示、易受诱惑的不良心理品质。 第13页 防范措施 不法之徒在实施诈骗犯罪时常常利用任意显号软件冒充特定身份,在受害人被叫 电话上来电显示成任意的号码,甚至可显示“110”、“120”、“119”等特殊号码,以 骗取受害人的信任,在此提醒同学一定要提高警惕。 第一招、要注意避免个人资料外泄,对不熟悉的金融业务尽量不要在ATM机上操 作,应到柜面直接办理。 第二招、要慎接陌生人的电话,当接到陌生人的电话,特别是冒充亲属、朋友的 电话,凡涉及借款、汇款、存款、转款等事项时,要仔细分析对方的意图,经多 方核实再采取行动。 第三招、当接到疑似诈骗电话或短信时,要注意核实对方身份,尤其是对方要求 向指定账户汇款时,不要轻易汇款,应第一时间告知家属商量解决;同时不要轻 信好事,贪图便宜,避免因贪念或好奇心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