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的误读宋朝
历史的误读——宋朝
大宋王朝(960—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根据首都及疆域的变迁,可再分为北宋(960—1127年)与南宋(1127—1279年),历十八帝三百二十年,合称两宋。
公元960年正月初三,当全国各族人民还沉浸在春节的喜庆日子里,后周大将、殿前都点检(相当于现在京戍部队司令)赵匡胤奉命率部北上御辽,到达陈桥驿站后,在其弟亦未来的宋太宗赵光义及亲信赵普的密谋下,策划了一场“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闹剧,从而“稀里糊涂”的登上了九五之尊,兵不血刃的开创了大宋王朝的基业。他的这次改朝换代算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和平演变,朝代的取得都这么温柔,缺少暴力,那这个朝代的施政温和、开明也就不难理解了。
历古以来对宋朝的评价褒贬不一,褒的有说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之一,儒学复兴,兴学重教,政治上较开明廉洁,终宋一代没有严重的宦官乱政和地方割据,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著名的史学家陈寅格曾如此评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而在西方与日本史学界中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大有人在。贬的方面有说宋朝是中国历史军事软弱的时代之一,经常被北方游牧民族的辽、金、夏侵犯,最终退守江南,建立了南宋,从而无法达到真正的统一。其实这些褒贬纯粹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历史的本身就是留给后人评说,所以褒贬对于那个年代已经无关紧要。不过在这些褒贬里,我觉得有些现象值得我们去深究与反思。
一
宋朝真的有我们想象中的弱吗?我看未必。就拿宋朝的军事战争来讲,根据《宋史》、《辽史》、《金史》、《宋会要辑稿》等史料记载,宋朝的对外战争(交战规模万人以上,不包括统一战争及国内战争)的胜率超过了70 %。那为什么宋朝的对外战争一直给人软弱的印象呢,原因在于后晋儿皇帝石敬瑭把燕云十六州给丢了,而这块地段却是产马福地,宋朝士兵是在用血肉之躯抗击外族铁骑的冲击,所以宋朝的胜利一般是击溃战而不是歼灭战,如果在一段时期内宋朝对外胜率低于60 %,那基本就意味着亡国了。岳飞的胜利很大程度是他训练出了一支骑兵,从而能对抗外族,收复部分失地。
宋朝士兵的平均作战负重是32公斤,训练负重还要高于这个数值,而当今美国最精锐的部队训练负重不到15公斤。
北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年),城市化率达到了30 %以上,在所谓的“康乾盛世”时代,这一比例也不过9 %,而新中国在21世纪初才重新达到这一数值。
南宋时期,熟练的雇工工资高于知府工资。宋朝的知府一般是从三品或正四品,年薪在400贯以上,至少相当于今天的15万人民币,这个薪水就连当下的公务员也望尘莫及,当然了,不包括他们的灰色收入。
南宋中后期,宋朝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5 %左右,经济总量却占到了全球的75 %以上,比当今的美国还强盛。南宋开禧二年(1208年)中央财政收入达到了8000万贯钱,当时全国人口约7000万。清朝到1900年财政收入为8000万两,人口却有4亿。而南宋1贯钱购买力是清末一两白银的2倍。而宋朝的税率却远远低于清朝。这些数据足以证明宋朝并不弱,只是宋朝很不幸,处于被迫战争的年代,也就给人留个弱势的假象。
二
宋朝的文化主体地位非常突出,流传至今的宋词、书画等都是当时文化兴盛的产物。文化的兴盛必定带动了文人地位的提高,而综观中国历史,宋朝是中国文人地位最高、社会最开明的朝代之一,而在这期间大量的学者型官员纵横于政治文化之间,堪称一绝。随便列举几个,名字都是响亮的。
寇准(961—1023年),北宋政治家、诗人。淳化五年(994年)为参政知事(副总理级),宋真宗时,曾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景德元年(1004年)﹐辽军大举侵宋﹐寇准力主抵抗﹐并促使真宗渡河亲征﹐与辽立澶渊之盟,起了稳定局势的作用。而其所做诗句如“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日暮长廊闻燕语,轻寒微雨麦秋时”也是值得玩索的佳句。
范仲淹(989—1052年),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庆历三年(1043年)升为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副总理级),参与政治改革,提出了“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推恩信、重命令”等十项改革建议,就是史上著名的《答手诏条陈十事》,是当时所谓“庆历之治”的推动者之一,形成了宋代官僚的风范。而其文学素养又很高,著名的《岳阳楼记》,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千古名句,乃至成为当今政坛一些高官经常引用标榜的名言。
欧阳修(1007—1072年),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及诗人,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景祐二年(1057年),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试,录取了苏轼、曾巩等人,对宋朝文风的转变有很大影响。景祐三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