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宋朝逃田产权制度与地方政府管理职能变迁.pdf

宋朝逃田产权制度与地方政府管理职能变迁.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宋朝逃田产权制度与地方政府管理职能变迁

文  史  哲 JOURNAL OF L ITERA TURE ,HISTOR Y AND PHILOSOPHY ( ) ( ) 2005 年第 1 期 总第 286 期 No 1 ,2005 Serial No286 宋朝逃田产权制度与地方政府管理职能变迁 陈 明 光 (厦门大学 人文学院历史系 ,福建 厦门 361005)   摘  要 : 比起唐朝五代 ,宋朝逃田产权制度变迁的特点 ,一是更加法制化 ,制定了“逃田法”、“远年无案籍 逃田法”、逃田“请佃法”之类的专项法规 ;经常以诏敕的形式对这些“常法”作临时调整 ;官府在处理逃田产权 时 ,更加注重以法律文书或者官府文书为据。二是制度更加细化 ,对逃亡原因不同的逃户的土地所有权的保 留期限、复业后的收益权等作出不同规定。三是制定和调整政策时的财政考虑更加突出 ,更多地采用田赋减 免措施 ,调整逃田收益权在官民之间的分配。四是南宋进一步加强对“请射”或“权佃”逃田者的权益保护。同 时 ,中央对地方政府实施逃田产权制度的职责规定更加明确。但是 ,受地方官员考课制度的影响 ,加上南宋以 来财政困难加剧 ,地方官员上供财赋的压力增大 ,地方政府在处理逃田产权中存在着申逃不实和非法赋敛等 诸多弊端 ,大大削弱了逃田产权制度对恢复和发展农业经济的激励作用。 关键词 :宋朝 ;逃田 ;产权制度 ;地方政府 ;管理职能 ( ) 中图分类号: K2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1 - 4721 2005 01 - 0048 - 08   学术界关于产权概念有几种侧重点不同的表述。本文赞同这样的表述 :“产权即财产权,是法权的一种 , 即生产关系的法律表现 ,是包括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索取权、继承权等在内的权利束 ,这些权利 [1 ] ( P50) 既可以统一 ,又可以分离 ; 同时 ,产权又是一种社会激励的约束机制 ,具有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 借助 这一产权概念 ,我曾对唐五代逃田产权制度变迁与地方政府管理职能问题作过探讨 ,初步得出几点结论 :“第 一 ,为招诱逃户重新回到原籍复业 ,政府始终实行在一定期限之内保留其土地所有权乃至增加其收益权的政 策。但是 ,逃户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绝非政府制定这种产权政策就能有效解决。因此 ,唐五代政府 预期的产权政策的激励机制收效十分有限。这一政策取向便逐渐让位于对经营逃田者的权益保护。第二 , 招佃逃田并让佃种人纳税 ,始终是唐五代政府制定和调整逃田产权制度的基本考虑。随着唐后期、五代财政 困难局势的发展 ,政府希冀从逃田获得税收补偿的意图更加明显地体现在其产权政策之中。第三 ,随着人头 税性质的租庸调为‘据地出税’的两税法所取代 ,政府对逃田获取财政收益的预期 ,更多地表现在对逃田经营 效益的关注之中 ,其逃田产权政策逐渐偏向于保护耕种逃田者的权益 ,包括许诺经一定的期限可将逃田的所 有权全部或大部分转交给经营者 , 以及在分配逃田收益权时增加保护经营者的生产垫支的内容。第四,逃户 的亲邻私自占用或者出卖逃田的产权处置行为 ,违反了中央政府的逃田产权政策 ,但地方政府官员出于主客 观原因 ,却加以默许 ,并以此为借口加剧赋税摊逃。换言之 ,唐五代的赋税‘摊逃’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 ,在一 [2 ] 定程度上是与当时民间私自处理逃田产权的情况互为因果的。” 本文拟从唐宋比较的角度 ,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