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发育毒性和致畸作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9章发育毒性和致畸作用

接触受试物的方式与途径应与人体实际接触情况一致。 大鼠和小鼠一般可自受孕后第5天开始接触受试物,每日一次,持续到第15天。如研究器官易感性,则应在上述期间增加动物组数,将受试物每日分别给予不同组的动物,根据畸形出现的情况,确定受试物的敏感时间和靶器官。 3、给药 * 试验期间每天称取母鼠体重。根据体重增长,随时调整剂量,观察受孕动物的妊娠情况和胚胎发育情况。受孕动物的体重持续增长,表示妊娠过程及胚胎发育正常。 * 4、一般观察 5、胎仔检查 自然分娩前1~2日将受孕动物处死剖腹,取出子宫及活产胎仔,记录死胎及吸收胎。一般大鼠在受孕后第19~20天,小鼠第18~19天,家免在第29天。胎仔在临近出生期间,发育进展极为迅速。 * 孕鼠处死后,从子宫顶端依次取出其中活产幼仔、死胎以及吸收胎,并记录编号。 大鼠和家免还应取出卵巢,记录黄体数用来代表排卵数。 活产胎仔取出后,先检查性别,逐只称重,并按窝计算平均体重,然后进行畸形检查。 5、胎仔检查 * 6. 畸形检查 ①外观畸形肉眼检查,例如露脑; ②肉眼检查内脏及软组织畸形,如腭裂; ③骨骼畸形检查,例如颅顶骨缺损等。 * 谢 谢 * * * * * * * * * * * * * * * * * * 对大多数化学物质来说,三段生殖毒性试验设计通常是最适当的,关键因素是各个生殖阶段之间不得有间隔,即在三个有关联的阶段接触受试物的时期至少有一天的重叠,并能直接或间接地评价生殖过程的所有阶段。 一、动物发育毒性试验 * 生殖发育过程可分为6个阶段 A. 从交配前到受孕:检查成年雄性和雌性生殖功能、配子的发育与成熟、交配行为、受精。 B. 从受孕到着床:检查成年雌性生殖功能、胚胎着床前发育、着床。 C. 从着床到硬腭闭合:检查成年雌性生殖功能、胚体发育、主要器官形成。 一、动物发育毒性试验 * D. 从硬腭闭合到妊娠结束:检查成年雌性生殖功能、胚体的发育与生长、器官的发育与生长。 E. 从出生到断乳:检查成年雌性生殖功能、新生仔对宫外生活的适应性、断乳前的发育与生长。 F. 从断乳到性成熟:检查断乳后的发育与生长,对独立生活的适应、达到完全的性功能。 生殖发育过程可分为6个阶段 一、动物发育毒性试验 * 三段生殖毒性试验 I段:生育力和早期胚胎发育毒性试验(一般生殖毒性试验) II段:胚体-胎体毒性试验 (致畸试验) III段:出生前后发育毒性试验 (围生期毒性试验) * * * * * * 1. 发育毒性的流行病学 生殖流行病学研究是父体和母体、孕体特定的暴露与生育结局之间统计学关联的科学; 出生缺陷少见、人群暴露少见、人群样本量小、研究周期短以及与生物学上关联越大,越易建立特定暴露与不良生育结局之间的关系;如反应停; 其它,利用病例对照研究或队列研究寻找关联。面临很大困难,样本需求量很大,妊娠失败率高,研究同质性,记录的专业性及混杂因素等。 二、人群流行病学研究 * 2. 人类发育毒物的确定 经动物致畸试验的化学物有4100种,约66%无致畸作用,7%对一种以上动物有致畸性,18%对大多数动物有致畸性,9%可疑 经证实可引起人类发育异常的致畸原只有40种左右; 病例报告和出生缺陷监测登记对获得人类发育毒性 证据是有用的。Schardein曾对28种人类化学致畸物的证据进行分析,有23种是人类病例报告提出第一证据;只有4种化学物 (酒精、多氯联苯、卡马西平和可卡因)是通过分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第一手证据,而丙戊酸证据主要来自于出生缺陷登记分析。 二、人群流行病学研究 * 已知的人类致畸物 电离辐射:放射治疗、放射性碘、原子武器 感染:风疹、巨细胞病毒、单纯性疱疹、梅毒、弓形体病毒 代谢失调:克汀病、糖尿病、苯丙酮酸尿、男性化肿瘤、高温 药物和化学品: 反应停、 Abameetin、 酒精、 氨基蝶呤、 雄性激素、麻 醉剂、抗甲状腺药物、白消安、咖啡因、氯代联苯类、香豆素抗凝剂、环磷酰胺、二已基乙烯雌酚、敌螨普、三氟氯溴乙烷 、异维A酸、锂、甲巯咪唑、有机汞化合物、有机溶剂类、苯妥因、腐霉利、四环素、三甲恶唑烷二酮、丙(基)戊酸 * * 确认人类致畸物的标准 一种特殊的缺陷或几种缺陷并发(综合征)的频率突然增加; 缺陷的增加与某种已知的环境改变(如一种新药广泛应用)相关联; 在妊娠的特殊阶段已知暴露于某种环境的改变,产生有特征性缺陷的综合征; 缺少妊娠时引起的特征性缺陷婴儿的其他共同的因子。 * (1)国际生物科学研究所: 1989年根据动物试验中发育毒性效应的类型、严重性和发病率,将化学物分成四类,并规定了不同类型安全系数范围。 二、人群流行病学研究 3. 致畸物及发育毒物的危险性分类 * 3. 致畸物及发育毒物的危险性分类 二、人群流行病学研究 (2)I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