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音韵学概说及上古音说略 古代汉语 教材课程.ppt
汉语音韵学概述;本章内容;音韵学参考书目 ;一、古今语音的异同 ;李白《越女词》:
长干吴儿女,眉目厌新月;
屐上足如霜,不著鸦头袜。
古代都属入声韵。
《关雎》第二章后四句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2 声母差异
双声联绵词 ,如玄黄、缤纷、容与等
3 声调差异
调类:古代平、上、去、入四声;现代阴、阳、上、去四声
古代韵文押韵要求声调一致,今音声调不一致,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二 叶音说以及语音发展观的确立; 宋代朱熹著《诗集传》全面采用“叶音”说
《诗经·小雅·湛露》四章“其桐其椅,其实离离。岂弟君子,莫不令仪。”
《诗经·鄘风·柏舟》一章“汎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朱熹注云:“叶牛何反”
其他篇目,朱熹注“仪叶音义、丽”等
叶音说掩盖语音发展的真相,强改字音以求押韵和谐,造成汉字读音的混乱是错误的。 ;2、改经
唐玄宗读《尚书》“无偏无颇,尊王之义”,改“颇”字为“陂”。
3、古人韵缓,不烦改字
唐代陆德明在《经典释文》中提出。指古人用韵不像中古时那么严格,读音相近的字就可以押韵。 ;明代确立正确的语音发展观
陈第批判“叶音说”
《屈宋古音义·跋》:“余少受《诗》家庭,先人木山公尝曰:叶音之说吾终不信,以近世律绝之诗叶音者且寡,乃举三百篇尽谓之叶,岂理也哉!然所从来远,未易遽明尔,竖子他日有悟,毋忘吾所欲论著矣。余于是默识教言。”
《毛诗古音考·序》:“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 ;古音研究日趋精密 ;三、音韵学的内容;2、汉语语音发展历史的分期;C、近古时期 ——元明清
以元·周德清的《中原音韵》为代表,《中原音韵》是归纳元代北曲用韵而成的。
D、现代时期 ——现代语音
以现代普通话音系为代表。
此外,宋元时期——等韵学
等韵学是用等韵图来分析音节结构,探讨发音原理和方法的。如《韵镜》、《七音略》等。
古音学、今音学、等韵学??成了音韵学传统的三大分支学科。 ; 现代新兴——北音学
北音学的研究对象,是《中原音韵》一系韵书所反映的近代北方话音系。
传统的古音学、今音学、等韵学,加上新兴的北音学,就是汉语音韵学研究的内容。 ;古今语音研究的异同;b 研究材料不同。
现代有口语材料,
古代只有间接材料,如韵书、韵文、注音等。
c 研究方法不同。
现代以平面描写为主,
古代更注重纵向表述,古今对比等。;3 音韵学发展简史;发展期——元明清
元代 等韵学有所发展。
明代 古音学有历史性突破,陈第著《毛诗古音考》等,推翻了“叶音”说。
清代 建立古音学。代表人物顾炎武、江永、戴震、段玉裁、孔广森、江有诰、钱大昕等。
全盛期——现代
音韵学家众多,如章炳麟、黄侃、高本汉(瑞典人)、李方桂、王力等;增建“北音学” ,并在音类划分的同时,开始了音值的研究和构拟。;4 音韵学的功用 ; 四、音韵学的基本概念;1、声纽、声类、字母;唐代以前,声母只用反切上字表示,或者叫双声,同一声母可用不同的反切上字来表示。
唐代参照梵文“体文”创制字母
古人翻译佛经要学习梵文,梵文的字母叫“悉昙”(siddham),分为两种:一种叫“体文”(即声纽),一种叫“摩多”,又叫“转声”(即元音)。
二十世纪初在敦煌发现的这类材料有两份,一是《归三十字母例》,一是守温论音书的残卷,即《守温韵学残卷》中的三十字母,内容基本相同 。;守温30字母守温借鉴梵文的拼读原理,对汉字的音读进行了认真全面的研究,最早创立三十字母 ;3 传统三十六字母(宋人在30字母基础上增添而成);4、五音、七音;;梁·顾野王《玉篇》里有“五音声论”。附会五方,各举八个例字。如:
东方喉声 何我刚谔謌可康各
西方舌声 丁的定泥宁亭听历
南方齿声 诗失之食止示胜识
北方唇声 邦庞剥雹北墨朋邈
中央牙声 更硬牙格行幸亨客
《尔雅》:“宫、商、角、徵、羽”五音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五音声论分喉牙舌齿唇五声,每各举八字为例,即字母之滥觞也。”
陈澧《切韵考》:“五音声论粗疏,实不足为法,乃字母之椎轮耳。” ;5、清音、浊音、全清、次清、全浊、次浊。;;据《隋书.潘徽传》记载,三国魏李登的《声类》中就有清浊的概念。该书是“始判清浊”。
唐孙愐《唐韵》序:“切韵者,本呼四声,引字调音,各字有清浊”。
方以智《切韵声原》:“将以用力轻为清,用力重为浊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海上避碰规则.pptx VIP
- 避碰规则COLREG72-(03中英版).doc VIP
- YY 0068.1-2008 医用内窥镜 硬性内窥镜 第1部分:光学性能及测试方法.pdf
- 故事罗伯特.麦基.doc VIP
- 回肠造口还纳术护理.pptx
- YY0068.3-2008 医用内窥镜 硬性内窥镜 第3部分:标签和随附资料.pdf VIP
- 《YY/T 0068.2-2008医用内窥镜 硬性内窥镜 第2部分:机械性能及测试方法》.pdf
-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学性文本阅读》期中复习专项练习题(带答案).docx VIP
- YY 0068.2-2008医用内窥镜 硬性内窥镜 第2部分:机械性能及测试方法.pdf
- 提升课堂互动的课件设计PPT模板.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