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简支梁 力矩计算 简支梁受力分析力矩剪力计算.doc
简支梁 力矩计算 简支梁受力分析力矩剪力计算
第十章 弯曲梁的设计
第一节 梁平面弯曲的概念和弯曲内力
一、弯曲的概念
工程实际中,存在大量的受弯曲杆件,如火车轮轴,桥式起重机大梁。如图10.1.1,图10.1.2所示,这类杆件受力的共同特点是外力(横向力)与杆轴线相垂直,变形时杆轴线由直线变成曲线,这种变形称为弯曲变形。以弯曲变形为主的杆件称为梁。
图10.1.1 火车轮轴 图10.1.2 起重机大梁
工程中常见的梁,其横截面通常都有一个纵向对称轴,该对称轴与梁的轴线组成梁纵向对称面。如图10.1.3所示。
图10.1.3 梁的纵向对称
如果梁上所有的外力都作用于梁的纵向对称平面内,则变形后的轴线将在纵向对称平面内变成一条平面曲线。这种弯曲称为平面弯曲。平面弯曲是弯曲问题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所以,这里只讨论平面弯曲问题。
二、梁的计算简图及基本形式
梁上的荷载和支承情况比较复杂,为便与分析和计算,在保证足够精度的前提下,需要对梁进行力学简化。
(一)、梁的简化
为了绘图的方便,首先对梁本身进行简化,通常用梁的轴线来代替实际的梁。 (二)、荷载分类
作用在梁上的载荷通常可以简化为以下三种类型:
1 、集中荷载 当载荷的作用范围和梁的长度相比较是很小时,可以简化为作用于一点的力,称为集中荷载或集中力。如车刀所受的切削力便可视为集中力P,如图10.1.4(a)所示,其单位为牛(N)或千牛(kN)。
2 、集中力偶 当梁的某一小段内(其长度远远小于梁的长度)受到力偶的作用,可简化为作用在某一截面上的力偶,称为集中力偶。如图10.1.4(b)所示。它的单位为牛米
(Nm)或千牛米(kNm)。
3 、均布载荷 沿梁的长度均匀分布的载荷,称为均布载荷。分布载荷的大小用载荷集度 q 表示,均布集度 q 为常数。如图10.1.4(c)所示。其单位为牛/米( N / m )或千牛/米( k / m )。
(三)、梁的基本形式
按照支座对梁的约束情况,通常将支座简化为以下三种形式:固定铰链支座、活动铰链支座和固定端支座。这三种支座的约束情况和支反力已在静力学中讨论过,这里不再重复。根据梁的支承情况,一般可把梁简化为以下三种基本形式。
1 、简支梁 梁的一端为固定铰链支座,另一端为活动饺链支座的梁称为简支梁。如图10.1.5(a)。 2 、外伸梁 外伸梁的支座与简支梁一样,不同点是梁的一端或两端伸出支座以外,所以称为外伸梁。如图10.1.5(b)
3 、悬臂梁 一端固定,另一端自由的梁称为悬臂梁。如图10.1.5(c)
图10.1.4 载荷类 图10.1.5 梁的类
以上三种梁的未知约束反力最多只有三个,应用静力平衡条件就可以确定这三种形式梁的内力。 三、 梁弯曲时的内力——剪力和弯矩计算
作用于梁上的外力以及支承对梁的约束力都是梁的外载荷。支承对梁所产生的约束反力一般都由静力平衡条件求得。在外载荷的作用下,梁要产生弯曲变形,梁的各横截面内就必定存在相应的内力。求解梁横截面上内力的方法是截面法。
图10.1.6 截面法求梁的内
如图10.1.6所示的简支梁,受集中力P1和P2作用。为了求出距A端支座为x处横截面m-m上的内力,首先按静力学中的平衡方程求出支座反力RA、RB。然后用截面法沿m-m截面假想地把梁截开,并以左边部分为研究对象(图10.1.6(b))。因为原来梁处于平衡状态,故左段梁在外力及截面处内力的共同作用下也应保持平衡。截面m-m上必有一个与
截面相切的内力Q来代替右边部分对左边部分沿截面切线方向移动趋势所起的约束作用;又因为RA与P1
对截面形心的力矩一般不能相互抵消,为保持这部分不发生转动,在横截面m-m上必有一个位于载荷平面的内力偶,其力矩为M,来代替右边部分对左边部分转动趋势所起的约束作用。由此可见,梁弯曲时,横
截面上一般存在两个内力因素,其中Q
称为剪力,M
称为弯矩。
剪力和弯矩的大小可由左段梁的平衡方程确定。
1-Q=0 由 ΣFy = 0 得 RA-P
1 Q=RA-P
1(x-a)=0 由 ΣMC = 0 得 M-RAx+P
M=RAx-p1(x-a) 式中,C 为横截面的形心。
若取右段梁研究,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在m-m截面上也必然有剪力Q’ 和弯矩M’,并且它们分别与 Q 和 M 数值相等、方向相反。
剪力和弯矩的正负按梁的变形来确定。凡使所取梁段具有作顺时针转动趋势的剪力为正,反之为负。如图10.1.7所示。凡使梁段产生上凹下凸弯曲变形的弯矩为正,反之为负。如图10.1.8所示。
图10.1.7 剪力的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文化国际贸易论文范文-阐述上海文化贸易发展的瓶颈与路径选择word版下载.doc
- 机械毕业设计(论文)-基于proe的豆浆机杯体注塑模具的设计及凹模的加工仿真【全套图纸】.doc
- 音乐声乐方向论文题目则.doc
- 税务代理合同协议[篇].doc
- 基于节庆效应的梧州人工宝石产业发展研究.doc
- 测绘类个人工作总结ppt模板.doc
- 电力工程造价控制及管理篇.docx
- 民族传统体育游戏融入幼儿园健康教育的价值分析论文(共篇).doc
-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可编辑).doc
- 江苏周庄英语导游词.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