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谁掌控亚洲最大风险基金
谁掌控亚洲最大风险基金
编外档案:
最喜欢的运动:排球(插队前曾练过2年专业排球)、高尔夫
最大目标: 退休后打“常青藤杯”
最喜欢的书: 名人传记(《杰克?韦尔奇自传》远没有杰克本人有魅力)
最喜欢的收藏:传统明清家具、瓷器、机械表
最怕的事: 塞车、和愚蠢的人交谈
最憎恨的事: 旅行,尤其是跨洋旅行(生命中2/3的时间都在旅行,让他
身心俱疲)
最骄傲的事: 拥有与生俱来的自信和自豪感
自我评价: “泯然众人矣”
名言: “资金永远是短缺的!”
亚洲最大的风险基金掌门人 阎焱档案
2001年2月,全球顶尖的网络技术厂商思科公司斥资10.5亿美元, 与投资网络而出名的日本软银公司共同成立了软银亚洲信息基础投资基金(SOFTBANK Asia Infrastructure Fund),业务以亚洲地区为重点,辐射全球。紧跟着,从2月份到10月份,思科公司花了近8个月的时间在全球范围内为它的新基金物色杰出的掌门人。凭借对10亿美金数额以上基金的丰富管理经验和服务大中国区的亚洲背景,原AIG合伙人阎焱在80多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10月,亚洲目前最大的风险投资基金的第一任CEO正式走马上任,成为全权管理海外风险基金全球业务的第一个也是当前为止唯一一个做到CEO职位的中国大陆人。
阎焱,祖籍河北,1957年生于安徽。
1975年入安徽安庆潜山县插队三年。此地为中国文学史上颇负盛名的鸳鸯蝴蝶派小说家张恨水的故乡,文风甚盛。多年以后,当阎焱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恭听中国思想史的时候,邂逅一代学人同为潜山县人的余英时教授时,颇有点他乡遇故人的欣悦,令阎焱至今念念不忘。
1977年,阎焱考入南京航空学院飞机设计专业,毕业后进了当时三机部下属的合肥的一家工厂。
1984年,阎焱感觉在中国做工程师的前景有些暗淡,于是一直想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感觉“改革大任在肩”的热血青年考入了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攻读费孝通老先生的研究生。阎焱考北大社会学系的原因很简单,想当官。他那时总觉得北大社会学系毕业的人应该是去当总理、管理国家大事,但事实却与他的设想迥异。北??社会学系当时正值刚刚创建、人才青黄不接之时,阎焱现在还清楚地记得那年的数学考试试题非常难,考上的四个同学都是清一色的理工科出身。更遗憾的是,他们只有幸听了费老的一次课。然而三年燕园之耳濡目染,令阎焱至今感慨受益匪浅。他早先理工科的直线思维习惯和方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学会了如何对问题的思考向更深层次的拓展。
1986年,阎焱获得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奖学金,只身赴美。
先读社会学的阎焱在1988年改学国际经济。1990年底,圆满结束普林斯顿学业的阎焱进入了位于华盛顿的世界银行的大门,成了一名专事研究工作的经济学家。这个工作有很好的福利且薪金丰厚,每年十几万美元,还不用交税,生活安逸,但弥漫在世界银行内的官僚气息让阎焱很不舒服,重要的是阎焱感觉在这里生活可以,但做事不成。于是,1992年底,阎焱辞去世界银行的职位,加盟美国当时知名的“思想库”“HUDSON INSTITUTE”,成为该机构第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成员,研究美国对北亚和中国的外交政策。做了2年的时间,文章写了,书出了,感觉又做到了头,阎焱有点意兴阑珊,辞职开始寻找更有挑战性的机会。岂料这一辞职,阎焱是彻底告别了人生中的学术生涯!
说来颇有些戏剧意味。AIG(American International Group,Inc.,即友邦保险)早在1919年成立,其成立地却为中国上海。正是因了这份渊源,友邦保险一直对中国情有独钟。80年代,中国刚呈开放态势,友邦保险便开始计划一场卷土重来的大戏,当时他们还提了一句朗朗上口的口号,竟是――“打回老家去”!巧的是,AIG基金有阎焱世界银行的上司们的加盟,听到阎焱辞职的消息,阎焱曾经的老板便打电话过去,向阎焱发出邀请。就这样,1994年底,阎焱正式加盟AIG基金。到2001年离开,阎焱在拥有28亿美元规模的AIG基金里面已经整整工作了七年,成为该基金最年轻的合伙人。
阎焱和IDG高级副总裁熊晓鸽聊天,一致认为中国人在美国进入主流社会的尖端是从他们这一代人开始的。在他们这一代人中间出了或一流学府的一流的教授,或跻身华尔街,成为世界上大投资银行的决策者。国内风靡一时的“北京人在纽约”的生活状态在他们的视野中并不是真正的主流,而更像是一种边缘体验。他想有一天他老了,或许会写点文字,讲述一下他们这代人是怎样进入美国主流社会的,也许在潜山的熏陶还能帮上点忙。
1994年底,加盟AIG基金的阎焱以北亚和大中国区董事总经理的身份回到中国。像熊晓鸽和周全一样,成为中国大陆最早的一批投资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