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谁说低价就是网络零售宿命
谁说低价就是网络零售宿命
即便是2009年网络零售火爆的年头,各大网络零售平台除了扎眼的销售额以外,在利润率、利润量上似乎都在含糊其辞――难道,网络零售无法取得传统渠道中的品牌溢价吗?网络环境下的销售真的利润很低吗?或者说,网络零售会以价格战兴起,并以价格战终其一生?
必然的混乱
我们丝毫不用怀疑网络零售以价格战起家的历史。但我们对网络零售的价格战略加意分析,就可以知道,网络零售的价格战并非整齐划一,其间蕴含着品牌溢价的因素。
先分析一下网络零售的产品:
其一。伪劣。
就像在批发市场、农贸市场上一样,挂羊头卖狗肉。此类行为集中在单品价格不超过100元的产品上,本质就是骗。
不过,既然是假冒伪劣,那么,这类网络零售的利润率就不低。但这类行为没有办法形成大气候和大规模,因此,虽然不会消失,但永远会在角落里。
其二,伪而不劣的替代品、水货。
网上销售的货品来源极其复杂,伪而不劣的产品往往是这种情况:代工厂给正品放水,或者高级别的仿冒。
这类网络零售往往依托于特定的产业集中地,比如义乌、泉州等。这类产品,质量非常好,由于没有品牌维护费用,并且在正品的品牌光环庇护之下,利润并不低。
比如一个品牌的鞋,也许在专卖店里的价格是1100元,其实际物理成本只有80元,在这类网络零售渠道上可能才200多元,暴利可想而知。在网络零售起步的年代,这类行为有其经济上的必然性与合理性,虽然其专业是挖传统渠道品牌的墙脚。但这种依靠传统渠道品牌光环支持的挖墙脚行为,必定无法在阳光下生存,无法走到最后。
其三,尾货、断码。
这类网络零售产品类似于品牌折扣店、外贸店的营生。这类生意的最大长处是来源端正,其费力之处和折扣店、外贸店一样,就是货品不全、不能经常性经营。因此,此类网络零售都会顺带做些伪而不劣的生意。尾货、断码产品的网络销售,利润也不低,这是想象得到的事情。
其四,放水。
厂家给渠道放水,或者经销商之间彼此放水、窜货。有很多企业,甚至包括一些知名品牌,企业品牌持有者主动给网络渠道放水,挖现有渠道的墙脚。比如若干知名化妆品品牌(鉴于其敏感性,此处不透露具体信息)在国外通过网络销售方式直接给国内消费者邮递,而此举竟然是其本部策划的。
国内也有很多厂家带着投机心理,以隐蔽的形式绕开经销商,直接与消费者打交道;而经销商直接通过网络零售放水,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这类投机性的工作,利润必然不低。这类网络零售。表现出厂家的营销策略和思路相当混乱。
其五,还原商品的原本价值。
这类网络零售往往集中在小五金、饰品、工艺品等方面。因为在传统渠道中,此类产品销售十分分散,渠道成本高昂,因此从厂家到消费者之间的价差非常大。比如一个花瓶的价格是200元,而其成本可能只有10元!网络零售因为其卖方往往贴近生产集中地,又能直接面对消费者,因此能够以相对低廉的价格“倾销”产品。从这点上说,网络零售有其生存的必然性和发展空间。
但可惜,网络零售群体同质化导致花瓶的价格从200元滑落到20元。完全竞争的市场给卖方提出了苛刻的问题:一方面网络零售还原了商品的本来价值,一方面你的网络邻居也在这么卖。
其六,平台性网站的集中价格战。
这跟沃尔玛、国美干的是同一个营生。网络零售干这件事请的时候,无非是在贩卖正品的同时还贩卖水货,并且明目张胆地标明水货价格。因此,网络零售正规战中,价格战是最为明显也最让利润率尴尬的一面。
但是,价格战不等于没有利润,更不等于京东、当当、淘宝等平台性网站没有利润,无非是利润高低而己。
综上所述,前四类网络零售的利润都不低,可惜除了第三类以外,都无法在阳光下茁壮成长,不能成为长久的主流力量。而第五类和第六类则在现实中陷入价格战的泥潭,似乎已经无法跳出。混乱,是必然,低利润,似乎也是必然。
真的是这样吗?
信用积累效应
在上述第五类情况中,网络零售利润低迷是因为同质化和海量供应商造成的。第六类情况中,利润低迷对于生产商或者著名品牌所有人来说,是合理的价格战所致;对于京东等网商而言,则是因为快速发展需要的大量投资形成的利润挤出效应造成的。我们稍加分析,会发现,这是两类完全不同的网络生存状态,代表着日后两种完全不同的网络销售发展方向。
在第五种情况下,既然是因为同质化与海量供应造成的,那么,话题就又回到了一个永恒的主题:创新与更新的速度。也就是说,在这类销售中,创新的速度与更新的速度是获取利润的法宝。但可惜的是,在网络上,杂音太多,网络上想出名太难。
因此,小规模的网络零售如果没有独门武功,想占有高额利润几乎不可能。但是,一旦能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