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企业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理论与实践.docVIP

谈企业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理论与实践.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谈企业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理论与实践

谈企业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理论与实践   摘要: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是国有企业结构调整重组脱困、国内相关体制配套改革的要求,是应对国际竞争保证国家经济整体安全,在特殊的体制改革环境与特殊的经济成长阶段的产物。   关键词:政策性关闭破产;体制;重组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01      一、政策性关闭破产改革体制环境背景   我国经济正处结构性转换、工业化加速的历史时期,但作为产业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就业结构、技术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则需要较长时期发展;我国所有制结构已从单一演变为多元,并仍在发生深刻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被推向市场结束吃财政大锅饭历史,在传统体制下积累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一批亏损严重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难以退出市场,直接影响国企改革和结构调整,也成为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   二、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改革历程   1986《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出台,1988年正式生效,由于各方认识不到位、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改革成本不落实一直难以实质性推进。1994年以来为促进国企破产工作,建立优胜劣汰机制。在破产法基础上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形成比较完备的政策体系。先后经历了起步探索抓好试点阶段(94―96);完善政策全面推进阶段(1997―2000);统筹规划,稳步过渡阶段(2005―2007);全面完成收尾攻坚阶段(2008)。总体规划的实施标志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开始进入新阶段,即在继续做好国有困难企业有序退出市场同时,逐步向建立依法破产机制平稳过渡。   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自1994年起历时15年、是持续时间最长,工作难度最大,支付改革成本最高的一项国企改革措施。据财政部透露94――2007年底14年来经国务院批准:全国共实施关闭破产项目达4936户、安置关闭破产企业职工949万、核销金融债务3872亿。   三、哈药集团在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的工作实践   哈药集团所属“药五”、“中药一”两户企业,由于历史的原因,自1996年以来一直处于关停状态。到2003年时,两厂累积负债额达3.5亿元。各类负债案件百余件??两企业职工在生活费、医疗费、工资、工作等多年积累生存问题的矛盾日益激化,两企业面临内外交困的艰难局面,群体性上访事件频频发生,严重干扰了集团公司的正常工作秩序,不稳定因素在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中药一厂和制药五厂从1993年开始寻求破产道路。历经坎坷挫折、经不懈努力,突破难关打开政策性破产的通道。2003年才得以搭上最末一班车被国家批准列入政策性破产企业名单。2006年和2007年,分别被国务院批准列入最后一批实施政策性破产的国有企业。   由于两家企业是建国前后成立的老国有企业,经历了建国后的各个时期。两家企业在职和离退休职工2000余人,涉及问题错综复杂,矛盾重重。   1.恢复管理、关心职工、营造稳定局面   2003年新领导班子上任初始狠抓留守人员工作队伍建设,振作精神努力打造一支自身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强觉悟高责任心强队伍。使之在较短的时间内两厂留守人员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后续政策破产工作中各环节过程中自始至终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中坚作用。2003年至今的九年时间里。没有发生一起越级上访事件,为两企业政策性破产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最基本的环境条件。   2.突破债权人金融机构弃权审核瓶颈   由于历史原因企业房产抵押给银行,正处于强制执行阶段,虽国家政策允许其对该债权进行核销,但银行部门和经办人的利益和业绩考核都将受到影响。企业的请求被一次次拒绝后,没有气馁。全体留守人员分组到各银行和金融机构“蹲点”,并把它的恳求道企业。真切感受企业的实际困难。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终于在2006年和2007年,分别获得了各个资产管理公司放弃补偿确认。   3.多招并举,确保职工大会成功召开   (1)通过各种渠道采取不同方式落实职工知情权,防止宣讲政策不到位引发纠纷和矛盾。(2)对重点难点问题与职工直接对话、座谈,当面听取职工意见。使职工的意见和诉求通过合理的平台。正常渠道,合理方式得到充分表达。(3)以点带面,注重发挥骨干示范作用,对职工中政治素质高,有号召力的骨干,重点对他们进行政策宣讲和培训,通过他们在职工中的影响力起到稳定作用。(4)锁定重点,各个突破,逐一对无休止的上访人员进行教育,循循诱导,晓之以道理,对无理取闹的职工不卑不亢,陈之以利害。经过细致的思想教育和政治攻势,职工中不稳定因素得到有效控制。(5)一丝不苟,严格履行程序。职工大会召开前,我们对职工大会整个程序反复进行了四次模拟演练,2007年12月和2008年11月制药五厂和中药一厂职工大会成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