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感染现状与经验治疗PPT课件.ppt

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感染现状与经验治疗PPT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感染现状与经验治疗PPT课件

* 本研究分别在初始用药的72h和6w评价了抗感染的疗效,在初始治疗72h总有效率52%。在6w总有效率73%。 * 所有患者使用降阶梯治疗202例,升阶梯治疗160例,降阶梯治疗较升阶梯治疗能够明显提高72小时和6周的有效率,减少不适当的初始抗感染治疗。同时,降阶梯治疗能够明显降低退热时间、抗感染时间和抗感染费用。 * 碳青霉烯类与头孢青霉素类72小时疗效比较中,不论是联合糖肽类药物、联合喹诺酮或氨基糖苷类药物还是针对G-菌感染的患者,碳青霉烯类均比头孢青霉素类有效率要高。 * 在64例G+菌感染的患者中,经验性联合糖肽类或唑烷酮类抗生素比没有联合能够明显提高72h有效率,同时减少不适当的初始治疗的发生。 * 中性粒细胞的水平对疗效有显著影响,粒缺患者在6周疗效明显小于非粒缺患者,同时粒缺患者的退热时间、抗感染时间和抗感染费用均显著升高。 * 当患者发生重度粒缺,中性粒小于200时,病死率显著升高,抗感染费用显著增加。 * 中性粒水平分别与退热时间和抗感染时间呈显著负性相关。中性粒越低,退热时间越长,抗感染所需时间越长。 * 层流病房患者在6周有效率要明显高于普通病房。同时层流病房减少了抗感染时间和抗感染费用。 * 在所有粒缺患者中,输注浓缩粒细胞患者在72小时和6周的有效率均高于未输注患者,同时输注患者的抗感染时间显著减少 * 在中性粒细胞减少的304例患者中,注射GCSF且治疗有效的患者149例。本研究中,GCSF治疗有效定义为:患者治疗后中性粒升高大于等于2倍。GCSF有效组在72小时和6周的有效率显著高于未使用或无效组,有效组的死亡率显著降低。退热时间显著减少。 * 伴有严重心、脑、肾等并发症的患者在72小时和6周的有效率要明显降低。同时,其退热时间和抗感染时间明显升高。 * 应用多因素分析得出,降阶梯治疗可以提高感染患者72小时有效率,而发生不适当的初始抗感染治疗和严重并发症是72小时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层流病房、降阶梯治疗和女性患者是6周治疗有效的积极因素,而电解质紊乱、粒缺、发生不适当的初始抗感染治疗和其他系统并发症是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 * 综上所述,血液病患者病原菌耐药率高,治疗困难。经验性治疗应以降阶梯为首选,其他提高疗效的手段包括升高中性粒、层流病房、治疗其他系统并发症等。 * 感染及治疗对脏器功能的影响。 * 从本研究证实,血液肿瘤患者真菌感染中曲霉菌感染发生比率逐渐上升。经验性抗真菌治疗要选择对曲霉菌有活性的药物。 * * 2008Cancer中的一项研究证实,恶性血液病患者念珠菌血症的病原菌分布发生了变化,白色念珠菌逐渐在下降,而非白念在上升,这就要求经验性抗真菌的药物需广谱,既能覆盖白念又能覆盖非白念,而伊曲康唑正是具备了这一特点。 * * 血液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高危人群包括: 1、清髓和非清髓(包括低强度预处理)的造血干细胞移植; 2、急性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亚型; 3、慢性白血病包括慢粒(CML)急变期和采用单克隆抗体治疗晚期慢淋(CLL); 4、多次复发或难治的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 5、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 备注: 一、清髓和非清髓是根据移植前预处理方案的不同而定义。 传统的清髓移植采用了大剂量的放疗和化疗作为预处理方案,使移植过程存在较大风险,如造血抑制引起的出血、感染,GVHD发生率高,程度严重。 非清髓移植主要采用低毒性、低副作用的药物,或联合小剂量的放疗组成预处理方案,相比与清髓移植,造血重建快,降低了早期死亡率。 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高危因素(具备以下之一):如年龄1岁或10岁、外周血白细胞计数50*10?/L、T-ALL、初诊有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诱导治疗反应差、BCR-ABL或MLL-AF4阳性 * * 那何时开始经验性治疗?2007年版《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中指出了关于经验性治疗的指征为: 中性粒细胞0.5 x 109/L;不明原因发热 (38°C);96小时广谱抗生素治疗无效。2008NCCN指南指出:持续4天以上经验性抗细菌治疗无效的发 热患者,应考虑加用具有抗霉菌活性的抗真菌药物。上述两个指南给我们提示了经验性治疗的时机。 * * 无论是念珠菌感染, 还是曲霉感染, 早期经验性治疗均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在一项针对134例念珠菌血症感染患者的研究中, 如果在检测出感染发生后的12小时内进行治疗, 患者的死亡率仅为10%, 感染患者的病死率随治疗时间的延误而明显增加, 如果治疗延迟至48小时以上, 患者的病死率则接近35%。因此早期经验性治疗会显著提高念珠菌血症的预后。 * * * 与念珠菌的预后结果相似, 如果进行早期经验性诊治, 患者的病死率仅为40%, 而如果曲霉菌感染患者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