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感染与免疫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章感染与免疫ppt课件

* 体液免疫如前面讲到的B细胞产生抗体与抗原结合,之后刺激补体以及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等调理作用。 细胞免疫中抗原经抗原呈递细胞的呈递作用激活T 细胞,有些T细胞具有杀伤作用,可进行类似语自然杀伤细胞产生穿孔素和颗粒酶杀死抗原。有的T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可吸引、活化更多的免疫细胞如粒细胞。巨噬细胞等发挥其功能,还有的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可直接破坏抗原。 * * 免疫学反应指抗原抗体发生的反应,主要有。具体原理和应用后面讲。 * 颗粒状的凝集块。玻片凝集反应常用于定性,试管凝集反应常用于定量,如通过其可测定血清效价,了解患者体内抗体量,将不同稀释度的抗体装入试管,再加入抗原,看哪个稀释度出现凝集,把最高稀释度倍数作为血清效价。效价高,则抗体量多,效价低则抗体少。 血清效价:肉眼可见凝集的血清最高稀释度倍数作为血清效价。 * 溶血素是红细胞的抗体,二者结合后若有补体,则出现溶血现象,若无补体则无溶血现象出现。以此作为指示系统。 含补体的被检测样品作为试验系统。 检测原理是若试验系统中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则补体与其结合,再与指示系统混合无溶血现象。 若试验系统中不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则不与补体结合,再与指示系统混合,则补体与红细胞和溶血素复合物结合,出现溶血现象,间接判断被检测样品的阴阳性。 * 双抗体法是一种测定待检标本中是否含抗原的方法,其主要步骤为:①将含已知抗体的抗血清吸附在微量滴定板的小孔内,洗涤一次;②加入待测抗原,如两者是特异的,则发生结合,将多余的抗原洗去;③加入对待测抗原有特异性的酶联抗体,使形成“夹心”;④加入该酶的底物(图10-24中的小方块),然后产生可见的有色酶解产物(黑圆点),这就说明在孔壁上有与已知抗体特异的抗原存在。   间接法是一种检测血清中是否含特定抗体的方法,其主要步骤为:①将已知的抗原吸附在微量滴定板的小孔内,用缓冲液洗涤3次;②加入待检抗血清,如其中含有特异的抗体,则能与抗原发生特异结合,用缓冲液洗涤3次,洗去未结合的抗体;③加入酶联抗人γ球蛋白抗体(抗抗体),使其与已吸附的抗体抗原复合物相结合,洗涤3次以除去未吸附的酶联抗抗体;④加入该酶的底物,使底物分解并产生颜色,中止酶反应后,根据所测得的底物颜色深浅,即可推知样品中含抗体的量。 * 比如抗生素的使用的试敏试验。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正常机体的T淋巴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受到特异性抗原或有丝分裂原(植物血凝素或刀豆素等)刺激,细胞的代谢和形态可发生一系列变化。主要表现为电荷的改变,细胞内蛋白质和核酸合成增加,及以细胞形态可转化为淋巴母细胞。为此,在体外利用各种刺激剂激发淋巴细胞,根据其转化程度可测定T淋巴细胞的应答功能。这类方法称为淋巴细胞转化试验(lymphocyte leansformstoin test)简称淋转试验,在临床上现已作为测定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指标之一。细胞免疫缺陷时,这种转化功能也降低。目前最常用植物血凝素(PHA)作为分裂原来检测淋巴细胞转化功能,称PHA刺激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如形态观察法。 玫瑰花环试验是体外检测人和动物细胞免疫功能的一种方法。E—玫瑰花环试验是T淋巴细胞计数的一种重要方法。由于人和动物的T淋巴细胞表面有红细胞受体,因此红细胞可以粘附到T淋巴细胞的周围而形成玫瑰花样的细胞团。在红细胞中,以绵羊红细胞最为常用。B淋巴细胞则没有红细胞受体,所以不能形成E—玫瑰花环,以资鉴别。以此计算B淋巴细胞的数目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试验:当把巨噬细胞(来自免疫动物或正常动物)和极少量致敏淋巴细胞(仅占1%)一起装人毛细管,再在培养液中加入相应抗原,则细胞的移动受到明显的抑制,这种现象被称为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其后许多作者在这方面进行白细胞在特异性抗原作用下也能产生这种现象,又称白细胞移动抑制。由此可见,移动现象的产生,需要具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和作为指示细胞的巨噬细胞或白细胞。致敏的淋巴细胞在相应抗原作用下,释放两种可溶性物质,分别抑制巨噬细胞和白细胞的移动,故把这两种物质称为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和白细胞移动抑制因子(LTF)。 * 在狂犬病流行区,被貌似健康的狗、猫咬伤的人员均应接受全程、足量的疫苗接种。一般在被咬伤后0、3、7、14、28天各肌注疫苗1毫升,重度咬伤者各肌注2毫升。如创伤深广、严重,或发生在头、面、手、颈等处,而咬人动物确实患有狂犬病,被咬者应立即注射抗血清,以提供早期的保护性抗体。值得注意的是,注射一次狂犬病疫苗的有效期仅为6个月,如果6个月后又被病犬咬伤,还需再次注射疫苗。只要发病前进行免疫并且免疫有效都是有预防效果的。 潜伏期:人被狂犬病毒感染的动物咬伤后,潜伏期无任何症状,缓慢渐进,临床症状很少在20天内发生,多数病例在30天后甚至4-6个月后才发病,狂犬病一旦发病,其进展速度很

文档评论(0)

dajia1q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