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6数字化传播-记者与公关媒体.doc

  1. 1、本文档共1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数字化传播-记者与公关媒体.doc

2016数字化传播-记者与公关媒体 2016 白皮书 —— 2016 中国记者 职业生存状态与工作习惯调查报告 数字化传播环境对记者工作习惯 与公关媒体关系的影响 2 Copyright ?? 2016 PR Newswire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前言 在过去的几年中,新媒体、新技术的发展使受众加速向数字化转移,新闻故事的讲述与呈现方式更加可视化发 展, 如何通过数字阅读场景为读者带来身临其境的内容体验,已经成为媒体内容生产的重要挑战。 在可预见的未来,优质内容的价值和传播影响力,将借助新媒体渠道得到更大的释放,而在数字传播环境的影响 下,作为内容的生产者,媒体职业记者的生存状态、工作习惯发生着哪些变化,而这些变化又将对媒体内容的生产 与传播、企业公关与记者的媒体关系方面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美通社于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间发起了本次调查,一共得到了1,477名记者的参与。在所有受访者当中,有从业 20年以上的资深媒体人,对媒体行业有着深刻的体验与理解,也有新入行的一线年轻记者,对新闻事业怀着不同 的理想与憧憬,我们更加关心记者这个群体的职业生存状态,关注记者心中对媒体趋势发展的理解。 白皮书首次对中国记者群体的职业生存状态进行了画像,我们欣喜的发现,更年轻一代的记者受新闻传媒科班教 育的比例有明显的上升,但同时也看到,绝大多数记者的收入并没有随着从业时间、经验与年龄的增长而有显著提 升。数字化媒体的发展对传统的新闻编辑室带来了冲击,对记者新技能的学习也提出更多新的要求,新闻报道的 发布不代表记者工作的完成,而是传播生命力的开始。 我们很荣幸的邀请到数十位优秀的媒体人作为代表,针对本次记者调查的话题接受美通社一对一的文字采访与视 频访谈,希望他们的观点和见解能够为您带来新的思考,报告中更多有意思的发现,在此与您一起分享,期待您有 不同的收获。 作为联合发起方,本次调查得到蓝媒汇、蓝鲸传媒、天玑会、西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等机构的大力支持。 美通社将同时在香港、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韩国、日本等多个亚太国家和地区展开本次记者调查项目, 调查结果白皮书将会在2016年陆续发布。 再次向所有参与本次调查受访者及支持媒体表示由衷感谢! 最后借用蓝媒汇创始人韩辉先生的一句话: “今天,我们不报道别人,只关注自己。” 刘晓林 美通社受众拓展部负责人 数字化传播环境对记者工作习惯 与公关媒体关系的影响 3Copyright ?? 2016 PR Newswire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85后已成为中国一线新闻记者的主力军, 新闻传媒相关专业科班出身的记者比例呈明显年 轻化趋势。62.7%的媒体主编为男性,自媒体人中男性的比例也明显占优,超过6成。 超过8成(80.6%)的职业记者月均收入在1万元以下,近6成(58.8%)的一线新闻记者表示“收 入待遇”因素将会是其离开目前岗位的最主要原因, 其次有43.6%的受访者表示不看好其所 在媒体的发展前景,26.7%的受访者表示“无法实现个人新闻理想”。 绝大多数记者的收入并没有随着从业时间与年龄的增长而有显著提升,但调查同时发现记者 的职业满意度与收入直接成正比,近7成(68.9%)的记者表示在未来五年的职业发展计划里 还会继续从事采编职业。 记者未来职业技能的培训需求丰富,超过半数(52.5%)的一线新闻记者希望在未来增强”深 度故事报道“的技能,其次是”数字可视化新闻”(43.1%)、摄影(38.3%)、选题挖掘(37.9%)、 采访技巧(36.4%)的技能培训。 包括即时通讯工具(55.2%)、门户/行业网站(52.5%)、社交网站(50.8%)在内的数字线上渠 道是记者获取新闻线索最常使用的渠道与工具,其次是电子邮件(47.2%)与线下活动/发布会 (43.5%),近4成(39.1%)的记者经常使用手机新闻客户端获取报道信息或新闻线索 在撰写一篇新闻报道或求证信息来源时,来自官方渠道的信息源受记者信任比例最高,接近 9成比例(87.1%)的记者最信任的信息源为官方新闻通稿,其次是企业机构高管、新闻发言人 (51.7%)、官方社交媒体账号发布的信息(41.6%)和企业机构官网(39.7%) 记者在工作中使用社交媒体的首要目的是关注突发热点新闻(68.8%),其次为跟踪关注领域 对象所发布的信息(54.6%),及进行选题线索相关的信息搜寻与挖掘(近半数)。在真实性未 经验证的情况下,相对于其它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渠道传播及搜索引擎主动检索出的信 息,记者对来自企业官方帐号的内容的信任度要高出十倍。 74.2%的一线新闻记者与自媒体作者每周生产的原 创内容不超过5篇,65.7%的原创内容生产者 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