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民间文学概论课件6.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学考试民间文学概论课件6

民间文学教程 第六章 史 诗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第一节 史诗的基本特征 史诗是古老而源远流长的叙事文学样式,在人类文化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在东西方文化传统中,希腊史诗、印度史诗、巴比伦史诗、芬兰史诗、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等都成为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文化的象征和文明的丰碑。因而一个民族的史诗传统,不仅是认识一个民族的百科全书,也是一座“民族精神标本的展览馆”。 (P.88) 第一节 史诗的基本特征 在西方文学史上,最早的艺术形式,是荷马史诗中提到的“歌”。它包括各种各样的创编,人们习惯上将它们区分为挽歌、训喻诗、向诸神或英雄所做的各种各样的祷告或叙事。希腊人在“歌”的名目下,囊括了史诗、歌谣、抒情诗等多种有韵律的、可能有乐器伴奏的语言艺术样式。 古代的神灵与祭祀、神话与信仰与史诗原本就具有的仪式化的演述特性和庄严性具有复杂的联系。古希腊史诗产生于城邦文明建立之初,具有鲜明生动的神话形象和富于历史性含义的故事情节,包含了丰富的传说和神话,具有歌谣的动人情致。 (P.88) 第一节 史诗的基本特征 英雄史诗的神圣和庄严性,随着历史演化和逐渐淡化。荷马史诗由希腊民间行吟诗人来演唱,用于平民和贵族的公共娱乐,他们构成了史诗的听众。 说唱故事、说唱英雄的事迹,这是史诗最根本的要素之一;英雄角色和英雄主义的内容成为史诗研究的主要任务。(P.88) 史诗又属于一种很复杂的文类。绝大多数史诗包含其他许多的文类,如谚语、赞词、祈祷辞、咒语、挽歌、仪式描述等。这些文类在口头传统之中都各自独立存在着。融合多文类的传统,这是口传史诗的特点。(P.89) 第一节 史诗的基本特征 史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具备有机综合的特点,但却不能用其中任何一个文类标准,也不能用所有这些文类的特点拼凑出来的标准去衡量它。 从黑格尔到马克思,经典作家是从哲学和美学的高度,从人类社会历史的角度来认识史诗的。在他们看来,史诗是民族精神的结晶,是人类在特定时代创造的高不可及的艺术范本,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世界上最古老的史诗是古代巴比伦(两河流域)的《吉尔伽美什》,其出现距今已经有大约4千年的历史。故事被记录在泥板上,以楔形文字书写。(P.89) 第一节 史诗的基本特征 史诗至少应当“在结构上”符合下面八个尺度: 1)诗歌的;2)叙述的;3)英雄的;4)传奇性的;5)篇幅巨大;6)具有多重属性以及“互文性”的;7)具有多重功能;8)在特定文化和传统的传播限度内。 按照西方史诗的发展脉络,即从荷马到维吉尔来认识和界定史诗,史诗可以被定义为“一部以高雅文体来讲述传说中的或历史上的英雄及其业绩的长篇叙事诗歌。” (P.90) 第一节 史诗的基本特征 史诗的三个传统背景:全球的、区域的和地方传统的。因此,关于史诗的定义,总是伴随着多样性、具体性与概括性、普遍性的对立、统一。(P.90) 史诗这一术语在国内外还常被用来指在规模和境界,以及在体现人类重大价值的题材方面都显示出史诗精神的作品。在这个意义上,麦尔维尔的《莫比·迪克》和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等长篇小说,也都被称作史诗作品或史诗性作品。批评家乔治·卢卡契还使用“中产阶级史诗”这一概念指称一切在他看来反映了社会现实的小说。不过,在史诗和长篇小说中间,还是可以画出一条界线:“全部世界(在崇高的声调中)的叙述叫做史诗,私人世界在私人声调中的叙述叫做长篇小说”(沃尔夫冈·凯塞尔语)。 (P.90) 第二节 史诗文本和史诗演唱 史诗总是以一个演唱传统、而不仅是一篇作品的面目出现。被称作“荷马史诗”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在历史上就有多种文本流传。 美国史诗研究专家约翰·迈尔斯·弗里和芬兰民俗学家劳里·杭柯等学者认为:从史诗文本来源上考察,一般可以划分为三个主要层面:一是口头文本,二是来源于口头传统的文本,三是“以传统为导向的口头文本”。 (P.91) 以上史诗文本的基本分类,原则上依据的是创作与传播过程中文本的特质和语境,也就是说,从创作、演述、接受三个方面重新界定了口头诗歌的文本类型。 第二节 史诗文本和史诗演唱 口头诗学最基本的研究对象,也大体上可以基于这三个层面的文本进行解读和阐释。 1.“口头文本”或“口传文本”在杭柯看来,主要来源于民间艺人和歌手,他们脑子里有个“模式”可称为“大脑文本”。严格意义上的口头文本可以在活形态的口头演述中,经过实地的观察、采集、记录、描述等严格的田野作业,直至其文本化的整个过程中得到确证。 口头文本既有保守性,又有流变性。因此,同一口头叙事在不同的演述语境中会产生不同的口头文本,从而导致异文现象的大量产生。中国的“三大史诗”皆为口头史诗。(P.91-92) 第二节 史诗文本和史诗演唱 口头诗学最基本的研究对象,也大体上可以基于这三个层面的文本进行解读和阐释。 2.“源于口头的文本”,又称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