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李清照的情爱观.docVIP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李清照的情爱观

浅析李清照的情爱观 摘要: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难得的杰出女词人,她从女性独特的审美视角抒发了真实的女性情怀,把女性对情感的深切体验化入词中,传达了浓厚的女性情爱意识、个性意识和对爱情意义的思考。体现了一个封建知识女性对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和独特的生命意识。 关键词:李清照 个性 闺情词 情爱观 第一章:李清照的个性铸因及其表现 1.1李清照成长的家庭环境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其中就点明了父母对子女今后人格形成的重要性。诚然,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和不可低估的。而李清照生活在距今九百多年前的宋代,在那样一个封建礼教社会,李清照又是在怎样的家庭环境熏陶下为她成为一代婉约词宗,在中国女性文学史上,她的作品更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亘久的迷人光芒历来为人们所激赏和称道。她的词意境开阔,音韵流转,语言精审,雅俗共赏,情真意切,犹如出水芙蓉,风格清丽,她的散文优美,骈赋功力极深厚。这样一位才华出众的女子必定有不凡的父母。不错,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少时即很有才华,而性格又十分倔强。《宋史》本传云:“其幼时俊警异甚,有司方以词赋取士,格非独用意经学,著《礼记说》至数十万言,遂登进士第。”其举进士是神宗熙宁九年,正是王安石推行新法之际。在科举方面,诗赋取士和经义取士也是变法派与守旧派的斗争焦点之一。而李格非独用意经学,并且取得了进士,可见他是一位具有独立见解,不肯趋时附俗的真正的学者。虽已步入仕途,但李格非仍坚持自己做人的秉性,不慕名利,自得其乐的心态,一守自己的高风亮节。这对李清照后来南渡后所赋的《咏遇乐》所吟出的:“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所体现出来的清高气节不无影响。 《宋史》本传说李格非“以文章受知于苏轼”。同时李格非身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与苏轼文风一脉相传。他作论文强调一个“横”字,根据他的解释这个“横”字至少包括两点含义:一是直行曲施,逆见错出,具有举世莫当地气势;二是逞其自得,冲绝畦径。也就是说文章应当带有横气,要挣脱各种戒律和精神枷锁的束缚,追求最大限度的个性自由,而且在文章的结构上也不要受程式的限制。此外李格非提倡“文章以气为主,气以诚为主”,即针对现实有感而发。所谓的“诚”就是真实,要真实的袒露胸襟,用情写作。他崇尚自然,反对雕饰。今天我们欣赏李清照的词觉得其清新自然,婉笃真挚,不沾一点俗气甚至是脂粉气,我想这与其父的教化是分不开的。才子当然得配佳人才算完美,所以李清照不仅有出色的父亲还有一位出身显赫的母亲王氏。王氏乃仁宗朝重臣状元王拱臣的孙女,名门之秀也有着极高的文学修养,《宋史.李格非传》称其“亦善文”。而且她不像其他母亲要求李清照刺绣做女红,通情达理。如此说来父母双方的家学渊源,传授给她以渊博的学识,为其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培养她文人的艺术气质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了。然而仅仅有家学渊源对一个封建时代的女性来说还远远不够。我们还记得《牡丹亭》故事中南安太守杜宝之女杜丽娘,同样也是大家闺秀,但杜宝却受封建思想的瘤毒不许女儿迈出大门甚至到自家的花园里。李格非对女儿的态度却不同,前面已经说过李格非置身苏门这样一个相对自由通脱的学术环境中,思想意识与行为方式深受其影响。表现在家庭管理与教育方面,李格非并不轻视或束缚女性,同他崇尚自然一样让李清照自由健康成长,为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宽松的家庭环境。正如李清照少女所写《如梦令》所述: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曾被填了新词在校园中广为流传的小词记录的是李清照少女时期的美好与幸福。试想一下一个妙龄女子由于醉酒贪玩而高兴忘返,最后误入藕花深处,那些栖息于藕塘中早已进入梦乡的鸥鹭们也被这划船赶路的小姑娘惊得四下飞起。轻松,欢快而活泼的一幅少女藕塘惊鸥图便活生生映入眼帘,这样惬意的而自由的生活别说一千多年前的女性会羡慕,就是生在当代的新世纪女性也会羡慕,如今虽然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念有所改变但作为一位女性倘若你要如此那般大碗喝酒兴尽晚归恐怕也会有人微词。所以这种种的家庭环境铸造了李清照自主、自强、自信的品格,成年之后,李清照始终不肯“随人作计”,对爱情大胆率真的追求与表达,我想大概就根植于早年这样的家庭环境与教育。 1.2李清照成长的社会环境 根据个性心理学所言:个性是一种“具有意识性”的构成物,是由个体的活动参加于其中的客观社会关系系统的运动而产生的。在这种“客观社会关系系统”中,个体通过社会活动或教育等等习染而形成个性。一个人的童年、少年、青年等成长期,同样是个性特征逐渐形成,最后定型的决定时期。而其成长的社会环境也会对其产生重大的影响。对李清照而言,出身在词最为繁荣的北宋,卒于战乱的南宋。终其一生跨越两宋,时代所赋予她的不仅仅是容颜的改变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