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类活动对泉州湾河口湿地鸟类影响
人类活动对泉州湾河口湿地鸟类影响
摘要:泉州湾河口湿地是中国亚热带河口湿地的典型代表,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鸟类资源。由于人类活动的强烈干预,泉州湾河口湿地鸟类正常的多度和丰富度受到了影响。从道路建设、围海工程、外来物种入侵、湿地水体污染等方面探讨了人类活动对泉州湾河口湿地鸟类的影响,并提出人与湿地鸟类和谐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人类活动;泉州湾;湿地;鸟类;影响
中图分类号:S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0)09-0116-03
1 引言
泉州湾河口湿地气候温和,野生动植物等湿地资源丰富,是鸟类良好的栖息地。目前泉州湾河口湿地已成为中国亚热带河口湿地的典型代表,分别被亚洲湿地局、《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列入“亚洲重要湿地”、“中国优先保护生态系统”和“中国重要湿地”名录。在世??人口、粮食、能源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湿地成为受人类活动影响和冲击最大的自然生态系统和景观类型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泉州湾河口湿地生态系统遭受到较为严重的破坏,频繁的人类活动以及由于人类活动影响所造成的湿地环境的改变,必将影响泉州湾鸟类正常的多度和丰富度。
2 泉州湾河口湿地概况
2.1 地理位置及自然概貌
泉州市泉州湾河口湿地位于福建省泉州市2条主要河流晋江和洛阳江入海口。泉州湾口向东敞开,北起惠安县下洋村岸边,南至石狮市祥芝角,包括丰泽区、洛江区、惠安县、晋江市、石狮市在泉州湾内湾的滩涂水域,以及丰泽区桃花山部分林地[1],湾口宽8.9km,总面积达136.42km?2。泉州湾地处东南沿海,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区,全年温暖湿润,光、热、水等条件非常优越。漫长的海岸线上具有海岸滩涂、河口红树林、人工湖等多种生态环境。温和的气候及丰富多样的湿地生态环境,使泉州湾河口湿地成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鸟类栖息地之一。
2.2 鸟类资源现状
泉州湾滩涂湿地具有丰富的鸟类资源。20世纪80年代以来,福建省、泉州市林业部门前后共组织过4次鸟类调查,基本了解泉州湾河口湿地的鸟类资源分布情况。该地共有鸟类13目30科108种,其中水鸟8目14科86种,大多数种类为冬候鸟,包括鸭科11种、翠鸟科1种、翡翠科2种、鱼狗科2种、秧鸡科6种、丘鹬科21种、?科11种、鸥科13种、??科3种、鲣鸟科1种、鸬鹚科2种、鹭科15种、鹱科1种和潜鸟科1种。其中,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种类有9种,福建省重点保护的种类有17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公约》的种类有6种[2]。泉州湾河口湿地鸟类有3个相对稳定的鸟类生态群[3]。
(1)海岸水面鸟类群,这些鸟类主要分布在红树林带及广阔的泥沼滩涂和海边水面,即洛阳江口区域,以白鹭、池鹭、红嘴鸥、绿翅鸭为代表种和优势种。
(2)基围水洼灌木草丛鸟类群,分布于基围鱼塘、芦苇丛沟洼、基围干燥地的灌木草丛。此鸟类生态群种类较多,有以红嘴鸥为代表的游禽,池鹭为代表的涉禽,翠鸟为代表的攀禽,珠颈斑鸠为代表的陆禽等。
(3)灌木丛树林田地鸟类群,分布在湿地外沿的高坡林地、湿地与居民之间的树林、灌丛、田地等,鸟类的种类多,且多为繁殖鸟,如棕背伯劳、八哥及画眉科和鹎科的许多种类。
3 泉州湾河口湿地主要的人为活动对鸟类的影响
3.1 道路建设对鸟类的影响
穿过泉州湾河口湿地的道路主要有后渚跨海大桥,沿海大通道,以及即将建设的泉州湾跨海大桥。后渚跨海大桥是从后渚港石油码头与海军码头间跨过洛阳江,终点位于惠安百崎乡,将后渚与秀涂两港联为一体。正在建设的与国道324线平行的沿海大通道,起点在湄洲湾南岸泉州新港,经泉港区、惠安县、丰泽区、晋江市、石狮市、南安市,沿水头至浏五店公路至莲河进入厦门市同安区。即将建设的泉州湾跨海大桥起至晋江市南塘村,于石狮蚶江跨越泉州湾、经秀涂、止于惠安塔埔,路线全长27.4km。其中,跨海大桥长约12.7km。
道路建设虽然是造福子孙后代、促进经济发展的“德政”工程,但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一定的破坏。特别是道路经过湿地,将改变鸟类的栖息、繁殖、迁徙场所,并不同程度地威胁到鸟类的生存和繁殖。有资料表明,公路两侧200~300m范围内的汽车尾气形成的大气污染,可造成在公路两侧生活的鸟类的习性发生改变。如鸣鸟的性别比、年龄比将发生变化,同时造成繁殖率下降等[4]。另外,车辆行驶过程中轮胎与路面摩擦所产生的噪声、车辆鸣笛声等,打破了原来湿地自然、宁静的环境,扰乱了鸟类正常的生活,特别是生性机警、胆小的留鸟因此长时间不敢返回原栖息地,严重的甚至将弃巢、弃卵、弃雏,导致该鸟类种群数量下降。
3.2 围海工程对鸟类的影响
围海、填海造地在带来社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