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劈开蛋壳盘古―万兆泉
劈开蛋壳盘古―万兆泉
万兆泉 中国民俗风情雕塑家
1944年出生,广东东莞虎门人。
1963-1965年广州美术学院业余美术班学习。
1980年加入广东省美术家协会。
1982年调入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广州陈家祠),担任展览陈列设计工作。
1995年雕塑作品《犁》广州市第一届红棉文艺奖。作品被选作城市雕塑,立于英雄广场。
1998年获全国城市雕塑创作设计资格证书。
2000年《广州百年风情》群雕之《卖荔枝》、《书在肚里》等十多件作品,入选广州市雕塑公园。
关键词:民俗 风情 雕塑
采编感言:
一句话,越乡土,越世界。
天天穿着西服作礼服的中国人,根本就不可能和世界平起平坐。
大约在七八年前,我想采访万兆泉老师。用电视镜头。
大约在……三五年前,我想采访万兆泉老师……用笔和照相机。
因了他的忙,我坐在那艘开往荔枝湾的民俗小艇上,一直举着一支大桨,定着格……却一直未能启航。
今天,天青风爽,我来了,“哗哗”地,带着……一种别样的崇敬别样的景仰……静静地划近他的“鸡蛋壳”。
一) 互动式采访与对话―民俗风情是他的生命源泉
笔者采访万老师,有许多说不清的感慨。首先,一开谈,两人都为彼此有太多相似的童年以至成年经历而慨叹。
民俗风情雕塑的“盘古”
万老师的雕塑工作室,只有三平方米左右。一跨过门槛,向左走一步,是一张绊脚的木椅子。向右走一步,一抬头,就是架在砖墙上一座座巍巍峨峨的大小泥稿。熟悉了环境之后,掏出照相机和笔记本,问了几句话,没有冷气,热,只好出门透一口气,门外,却见搭着一个木架子,架子上,披着一件塑料薄膜,薄膜下,一座座雕塑样稿,默默地和你对视着……
那些个泥稿,有各式各样的知名和不知名的人物,还有赫赫有名的中国漫画泰斗廖冰兄!
据说,廖老的女儿凌儿,已经到这个雕塑工作室来过好几次了,对他塑造的廖老,表示了十分满意和谢意。
凡人都有师傅。本来,人生可以选择的从艺天地很宽广,万兆泉说,他师从启蒙老师???州美院雕塑系的名师刘保东之后,一头就扎在“雕塑”这两个字上,再也没有出来过半步。从1963年参加“工人业余雕塑学习班”开始,万兆泉跟着刘老师投身一个个雕塑展览,为今天这个小小“雕塑工作室”的成功,雕凿出了属于自己的一条雕塑创作之路。那时节时兴到社会低层去拜访工人村民、寻找题材,于是,他常到一些小煤窑和农村去体验生活。
“那时穷啊。十几岁了还穿不起鞋子。”
并非科班出身又无嚣世大名的赤脚大仙万兆泉,赤脚走着他自己的路。
大家都穷过。我理解他。
万老师自认为不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但是,就在这个斗室里,如今,他取得和“中国民俗风情雕塑家”这个称号划等号的非凡成绩:上百件的西关民俗雕塑,一组组的鲁迅小说人物……
熬不过焖热,钻出斗室,满头冒热气……陈家书院的书记对我说:多年来,万老师他从来没有节假日的概念,每天几乎25小时猫在陈家古祠这个“大乾坤”里,潜心创作。是的,若非亲眼所见,我真的难以相信,震惊我们这些大乡里心田的数百件雕塑精品,就是在如此一间窄小、简陋的空间里创造出来的。
万老师三平方米的雕塑工作室……窃以为,那是他给中国人民广州人民尤其西关人民作奉献的一座“鸡蛋壳”艺术宝库。
一刀、一斧总关情……
赤脚大仙站在他的鸡蛋壳里,大斧一挥!
“咔嚓!”鸡蛋壳劈开了上升的蛋清,就是他一生执着的雕塑意念。
满头冒着热气,我在他那些个刀凿斧砍的泥塑样稿上,读出了一个个晃晃悠悠往上升腾的词组:刻苦追求、孜孜不倦、没日没夜、勤奋敬业、丰硕成果……
“咔嚓!”鸡蛋壳劈开了
蛋黄呢?沉淀了……成就为赤脚大仙脚下的黄土地!
嗨!在民俗风情的生命源泉里,万老师,就是“盘古”。
一蛋一壳见真情
交谈下去,我们发现,我们双方“都是”民俗风情艺术爱好者。
而且,两人各自在自己爱好的艺术领域里,钻研的都是专题式的课题。
万老师的家族四代都是老西关,世居广州。他以赤脚大仙的形象,在老西关的屋里屋外痛苦而快活地生活着,也成长着。由于长期和街街巷巷里的三姑六婆、师奶阿婶这些草根人物倘佯在一起,他一闭起眼睛,就能感觉到一股徐徐的西关风,在他眼前旋过……
基于对西关民俗风情的了解,面对一个深思熟虑的题材时,他在下手和泥或是拿捏泥塑的时候,很自然就会将浮现在他脑海里的人和人的关系细节定格下来。笔者观察到,对事物,他注重的是过程的观察。
是的,他说,他小时较调皮,弹波子、拍公仔纸,打游击,这些发生在曲街弯巷里的儿时趣事都历历在目。他很怀念过去的童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先行先试政策下行业先锋.doc
- 光线传媒成功上市经验与启示.doc
- 先进制造业三维理论模型及其特征.doc
- 光头偶像乐嘉,色眼识人草根大师.doc
- 光时域反射仪在光缆网络维护中使用及常见故障分析.doc
- 克氏针治疗锁骨骨折临床探讨.doc
- 克里雅 探访沙漠深处村寨.doc
- 全北是亲切 像是梦中家.doc
- 全国“三下乡”一面旗帜衡水三下乡叶茂源于根深.doc
- 全媒体时代广播发展战略.doc
- 全球陶瓷产业产品创新热点与2025年市场竞争力分析报告.docx
- 量子计算与人工智能融合应用研究报告.docx
- 保险业2025年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产品创新与绿色保险市场竞争力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工业园区污水处理站水环境监测与预警系统评估报告.docx
- 面向2025年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品牌策略与产业集聚路径优化报告.docx
- 全球陶瓷市场2025年产品创新策略与竞争力评估报告.docx
- 化工园区安全环保提升项目2025年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风险评估评估报告.docx
- 铁路物流在多式联运中的区域物流中心建设与功能拓展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石油市场供需格局变化下的全球能源市场供需平衡策略报告.docx
- 重庆八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试题+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