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李伯恩 柳絮词咏出的金玉良缘
柳絮词咏出的金玉良缘
梁原中学 李伯恩
《红楼梦》中多以咏物之辞来表达人物各自的情怀,或情由境生,或托物言志。风吹柳花、人面桃红、攒头金菊、出水芙蓉,良多风景,几乎成为大观园中的钗女们咏怀的对象。笔者以为,其中的咏柳之词更绝,宝黛钗诸人的些许情思已见之于笔端。
此情皆因湘云而起。暮春时节,湘云因见柳花飘舞,偶题《如梦令》,于是建议黛玉(桃花社主),在桃花社中别开生面的进行一次咏词活动。遂有宝钗的《临江仙》,黛玉的《唐多令》等绝妙好辞与读者见面。宝玉原作《蝶恋花》,自嫌不好,后又在探春的《南柯子》中续了下片。
宝钗《临江仙》云: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词人真可谓踌躇满志,不可一世。
黛玉呢?《唐多令》云: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到底是寄人篱下!此时此刻,绛珠草的孤苦伶仃之情,人生悲苦之意,呼之即出!
从上词来看,一个志在必得,左右逢源;一个独木难支,无依无靠。从故事的结局来看,一个青云直上,花落我家;一个焚稿断情,香消玉殒。其实,钗黛之词,既是对自然物柳絮的咏叹,更是对自己前途命运的最好诠释,从中不难洞察出她们姐妹与青梗峰下的那块通灵宝玉之间的情感渊源。
一、柳絮词中的身世之叹。
黛玉之父林如海,曾是前科探花,钦点巡盐御史,祖上曾袭列侯,虽系钟鼎之家,亦是书香之族,但支庶不盛,其嫡妻贾敏在黛玉六岁时一疾而终(《红楼梦》第2回)。贾敏的去世,实则割断了林家与贾府的联系。情非得已,黛玉抛父进入“京都”(第3回)。后来,如海又于九月初三日而终(第14回)。这样,黛玉孤身一人,犹如断线的风筝,只得长期寄居舅父之家。宝钗呢?亦金陵人氏。早年丧父,其母王氏(薛姨妈)乃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之妹,又和贾政之妻是姊妹。其兄“呆霸王”薛蟠曾是皇商,户部挂名,支领钱粮。她家也是书香门第,有百万之富(第4回)。薛蟠打死冯渊之后,母女寄居贾府梨香院,并一直被贾母奉为上宾。
从两人的身世来看,却有些相似之处。一是二人都出身于宦海人家,亦是书香之族,且都早年丧父,家中多有变故。二是两词中都提到“柳絮”,柳絮之根,这“根”便盘根错节,直通贾府。这样,林家、薛家与贾家均沾亲带故。三是柳絮皆因风而起,“凭尔去”,到何方?委身贾府,就是去处。后来,皆入大观园,黛玉居潇湘馆,宝钗住蘅芜苑。
但同处有异。黛玉父母皆亡,沦为孤儿,左右无靠,才有“叹今生谁舍谁收”的人生感慨。而宝钗父亲虽亡,但她家“好况世交,亲友居多”(第4回),上有母亲,还有薛蟠、薛蝌兄弟支撑门户,她又代表着四大家族之中“丰年好大雪”之“薛”。这样,她一头指向姨母贾家,一头指向舅家王家,其中高下之别,一目了然。
二、柳絮词中的性格之咏。
钗黛都是名噪一时的才女,善吟诗词,平素尚习针黹。二人表面亲如姐妹,但其性格却迥然不同。
黛玉鼻尖如蹙,特征明晰。看这位潇湘妃子:“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第4回),“秉绝代姿容,具希世之美”(第26回)。但她素习猜忌,好弄小性儿,且“孤高自许,目无下尘”(第5回)。讲话语言犀利,多有所指,含沙射影,让人不易接受。因此,连下人也敬而远之。宝钗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第4回),“品格端方,容貌美丽,行为豁达,随分从时,深得下人之心”(第5回)。
乍一看,宝钗贤淑温柔,确实是封建社会的女性标准。可事实上呢?宝钗善于伪装。她不但是一个道行深厚的道学家,而且是一位深沉的哲人,其骨子里透漏着两个字——圆滑。滴翠亭中,红玉坠儿的遭遇,不是被“杨妃”在“戏彩蝶”的帷幕中演绎得淋漓尽致吗(第27回)?至此,一个能在三只鸡蛋上跳舞的超级魔术师跃然纸上。“任他随聚随分”,不正是她立于不败之地而左右逢源的明证吗?其实,黛玉的“孤高”,是争,是为自己的命运而争,这正是她率真性格的表现。她骨子里尊重奶娘,关心下人,“韶华竟白头”,不正是她多愁善感的结果吗?黛玉只是个诗人。
宝钗是博弈高手,她的不争实质上是争。
三、柳絮词中的贾府之缘。
鲁迅曾在《“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一文中说过,“贾府上的焦大,也不爱林妹妹的”。焦大不喜欢黛玉,那无可厚非。可贾母呢?她只是把黛玉看成是自己女儿贾敏的影子,只在平常关心关心罢了。即使黛玉和宝玉在怎么中意“木石前盟”,可贾府的最高统治者贾母和贾府的卫道士贾政,他们信奉的却是“金玉良缘”。“嫁与东风春不管”,就是黛玉对自己和宝玉不幸姻缘的无限慨叹。“东风”不正是贾府的象征吗?贾府不会有好 “春天”的,那个春天便是这棵明艳的花儿凋谢的地方。黛玉葬花,就是提前埋葬自己的命运,埋葬自己和贾府的一切渊源。宝钗的隐忍性格,为自己的青云直上找到了恰当的阶梯。贾母对她欣赏有加,贾府上上下下也口碑皆好。贾母钟情于宝钗,一方面是宝钗的自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一英语上Unit4 Where′s my backpack知识要点详解.doc
- (精)中考英语名词用法详解.doc
- 小学六年级(上)英语单元词汇测试.doc
- 医疗急救知识500题之简答题.doc
- 地理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曹福明.doc
- 母乳喂养与儿童的健康成长 张自荣.doc
- 杜四有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doc
- 杜四有 浅谈初中生物实验教学.doc
- 景怀东 课改下学校质量发展的思考与实践.doc
- 景雪燕 赴星火、百里中学参观学习的一点体会.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