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淮楚文化符号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应用
淮楚文化符号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应用
摘要:进入新世纪,城市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城市建设品味的提高,关键在于城市文化的提升和地域性文化符号的继承与创新性应用。提炼和彰显城市,增强城市的文化竞争力,成为加快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步骤。淮楚文化符号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是淮安走向外界的重要通道。淮安现代城市的建设者们,切不可盲目攀比、刻意摹仿,走其它城市发展的老路。只要坚持科学规划、深耕本土、精练特色,把淮楚文化特色融入到现代城市建设中去,一定会为淮安的城市建设增加无穷的魅力。
关键词:淮楚文化;符号;城市建设;淮安;文化特征;创意设计
中图分类号:J504文献标识码:A
Application of Huai and Chu Cultural Signs to Modern Urban Construction
LUAN Jian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之根,是一座城市的活力和灵魂。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构成城市独特的人文精神和文化传统,铺设城市文化的基本底色。进入新世纪,城市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城市建设品味的提高,关键在于城市文化的提升和地域性文化符号的继承与创新性应用。提炼和彰显城市,增强城市的文化竞争力,成为加快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步骤。淮楚文化符号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是淮安走向外界的重要通道。
一、淮安古城规划及其传统建筑设计文脉溯源
历史上的淮安是“三联城”的古城格局。作为南北交通咽喉、历代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也造就了淮安独有南北并列的“三联城”古城风貌。老城始建于东晋穆帝永和八年(352年),新城始建于宋,联城建于明代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古城轴线明确,以雄居城中心的镇淮楼同漕运总督部院、淮安府署构成城市中轴线,并配以十字棋盘形的街巷格局。古城三城并列,气势雄伟,格局独特,在我国建城史上也是罕见,具有较高的城市建设历史价值。
淮安的传统建筑属于南北集成的建筑风格。历代官宦、富豪集聚于淮安,城区至今留下近4000余间典型民居。城内徽派民居建筑和典雅的北方园林建筑交相辉映,建筑风格南北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素、雅、淡、灰、精、秀”特色。民居多为青砖青瓦翘脊飞爪的老式瓦房,抬梁式结构,门楣多由花砖砌成,雕工精细,徽派风格浓郁,颇具艺术价值。古街巷多为石板铺设,古建筑多以砖木结构为主,深深庭院内,渠水清幽,绕室而流,显得淡泊古拙,江南园林韵味十足。
淮安淮河以北的地区多干旱,传统民居建筑多以土墙草盖四合院为主,多施以红色瓦片;此类建筑在涟水、沭阳、灌南、响水、泗阳、宿迁等县区较为普遍。夯土墙多采用50cm黏土带草筋层层垒打而成,墙体内部竖立木柱作为梁架之用。
同时对于墙体也起着稳固作用。讲究的也可以在墙体的门洞和窗洞处采用青砖砌筑,墙基采用石头铺筑,这叫做“包门包窗乌龟缝”建筑作法。梁采用直径30cm左右的原木三角梁,根据房屋进深确定其梁体的跨度,但多受木料长度局限,传统淮北民居难以在进深上作较大的改善。梁架上再搭上檩子,檩子上铺设椽子,椽子上铺上草望,讲究的人家则上以望砖,上面铺设红瓦。而淮河以南民居建筑多为U型、L型主房,厢房结构砖瓦房多,并施以青黑瓦片,尤其在楚州区,市区的东西大街,北门桥附近还留存着部分的青砖黛瓦的民
居建筑,具有典型南方特征。其建筑多为砖木框架结构,落地花窗门,主,墙体部分三面采用砖砌,白色调外抹灰,室内为40×40cm青砖铺地;主体堂屋多采用传统八仙桌、靠背椅、供桌摆设成对称式布局。厅堂中墙挂饰字画,风格十分古雅,营造出一种闲适宽舒的感觉。建筑的整体布局融合了北方四合院落和南
方四水归堂建筑群的布局特点,经过适应当时当地实际创新,设计出一种在四合院基础上的穿堂式建筑群体布局。
传统风貌的保护继承和发扬要求淮安建设规划部门能以现代的眼光审视淮安地区的建筑原生态风貌,结合实际情况,尊重传统文脉,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对旧有历史街区进行合理改造,通过改造来挖掘传统地方建筑工艺作法,及建筑布局设计的文化。并进行系统整理,落实具体保护措施,使得这些与地方建筑密切相关的知识得以重新保护和传承。新建建筑造型要简洁明快,具有地方特色,探讨运用传统手法保护和修复传统民居,采用小瓦屋顶青砖墙,维护原有风貌。新建建筑色彩要与古城风貌相协调,住宅宜为白色墙面,青灰色屋面,公共建筑宜采用浅色系、冷色系,与传统风貌相呼应。
二、淮楚文化符号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应用解读
城市文化体现在城市建设的各个环节,也体现在城市建设的整个过程,包括有形的形象建造如城市广场、城市雕塑、城市景观等,也有无形的文化渗透、教化和引导。淮安城市建设如何寻求更多更好的切入点,使文化与城建共荣共生,相互辉映,成为当前力创国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