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MH-Ni电池隔阂的表面接枝改性研究
摘要
镍氢电池由于其高性价比和绿色环保的特点而倍受关注。隔膜是镍氢电池的重要组
成材料之一,被称为镍氢电池的“第三电极,其性能直接影响镍氢电池的性能。聚丙
烯隔膜具有化学稳定性高、比电阻小、透气性好、成本低等优点,是最常用的镍氢电池
隔膜。但聚丙烯亲水性差,导致隔膜的电解液吸液速率和保液率差,严重影响了镍氢电
池的性能。
本文采用接枝丙烯酸的方法对聚丙烯隔膜进行亲水改性。探讨了三种实验方案亲水
改性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紫外诱导接枝聚合法和高聚物固定引发剂引发接枝聚合均
不能达到改善聚丙烯隔膜亲水性能的目的;强氧化剂预处理——氧化还原引发接枝聚合
法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接枝率2.82%改性隔膜对去离子水的接触角由基膜的102.10下降
至12.70,这表明通过接枝丙烯酸可有效改善PP隔膜的亲水性能。
考察了强氧化剂预处理一一氧化还原引发接枝聚合法中各反应条件对改性隔膜接
枝率的影响。过硫酸钾预处理阶段通过羟基化隔膜表面羟基数量影响改性隔膜接枝率,
接枝聚合阶段通过丙烯酸接枝链段数量和聚合度影响改性隔膜接枝率。考察反应条件对
改性隔膜接枝率的影响,改性隔膜接枝率随过硫酸钾浓度和反应温度的升高呈先升高后
降低的趋势,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先升高后趋于稳定,随接枝反应条件的升高或延长均
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过硫酸钾浓度10%、十二烷基硫酸钠0.2%、处理温度90℃、
处理时间2h;丙烯酸浓度5%、硝酸铈铵2.0X10一mol/L、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4h
时,改性隔膜的接枝率最高,为14.5%。改性隔膜SEM照片表明已成功将丙烯酸接枝
到PP隔膜纤维表面,而且接枝率过高会破坏隔膜孔道结构。PP隔膜接枝丙烯酸前后的
红外光谱分析也表明丙烯酸已被接枝到PP隔膜表面,改性隔膜的IR谱图中出现了
1557em1处的羧酸盐官能团特征吸收峰和1712cm1处的C-O伸缩振动峰。
改性隔膜接枝率对其理化性质有明显影响。接枝率小于6.87%改性隔膜的厚度、面
密度、拉伸强度和透气性可满足隔膜应用要求。改性隔膜接触角随接枝率的升高呈先减
小后增大,表面自由能随接枝率的变化与之相反。接枝率4.10%改性隔膜对去离子水和
mN·m.1;即其亲水性最好,故电解液吸液速率和保液率最高。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接
枝率2.82%改性隔膜的离子电导率最高,接枝率4.10%改性隔膜次之。将改性隔膜组装
成5号镍氢电池进行电池性能测试,接枝率4.10%改性隔膜制成电池的容量最高,放电
平台稳定,循环性能最好。
综上所述,接枝率4.10%改性隔膜的综合性能最好,并有效提升了镍氢电池的充放
电性能和循环寿命。
关键词:MH.Ni电池隔膜,聚丙烯,丙烯酸,接枝聚合,过硫酸钾
onSurfaceGraftedModificationofMH—Ni
Study BatterySeparator
Du
Hui(Chemistry)
Directed
byProf.Kong
Ying
Abstract
MH-Ni hasdrawn attentionbecauseofits ratio
high
battery greater performanceprice
and behavior.AsoneoftheMH—Ni
environmentallyfriendly battery’Simportant
isknownas‘thethirdelectrode”.The of
components,theseparator performancesepar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LiMn0.5-xNi0.5-xCo2xO2电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讨.pdf
- LLDPE膨胀阻燃剂OLDHs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讨.pdf
- LiFePO4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讨.pdf
- Ln2-xSr xNiO4(Ln=Nd,La)纳米复合纤维的制备及低温电化学性质研究.pdf
- LCMS技术对膀胱类疾病患者尿液修饰核苷的剖析.pdf
- m-TMI接枝聚丙烯及其在木塑复合材料中的利用.pdf
- MBH碳酸酯和烯丙基酮的不对称烯丙基烷基化反应和C2轴对称手性胍催化剂的合成研究.pdf
- MCM-41负载钯、钌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在碳—碳键形成反应中的运用.pdf
- MCM-48的制备、改性及分析应用的研讨.pdf
- MD模拟研究Na+在环肽纳米管中的传输及其对管内水链布局的影响.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