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有感于浙江省优质课评比
关于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有感于2010年浙江省地理优质课评比 一、对教学情境的理解: (1)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 * (3)“创设情境”与“导入新课”不能混为一同,“情境”追求的是引发学生自然合理的思考;情境不一定创设于上课之初 。 (2)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不仅取决于教师的学识与表达,学生的基础与兴趣,而且还取决于一定的教学情境 。 二、本届优质课中情境创设的特点 1、立意新颖,文化气息浓厚 虫草主要产在青藏地区,收购价格高达每公斤10万元。于是,大量挖掘人员来到这片脆弱的土地,“虫草经济”应运而生。 然而,挖一棵虫草要破坏30平方厘米草皮,因践踏和汽车碾压而破坏的面积更大。退化的土地寸草不生,河流开始枯竭,最终大片的草地变成了裸露的荒地,不能再满足牧民畜牧生产的需要,他们被迫离开了赖以生存的家园。 思考:挖掘的只是虫草,为什么最终让牧民失去了家园? 《虫草的故事》 甲骨文 象形文 宀 与室家有关 豕 “豕”,即猪 我国古代文学名著《诗经》里,收集了一首春秋时期魏国的民歌《伐檀》,诗中这样唱到: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 伐檀的悲剧 思考:能否想象诗中所述的地区当时 自然地理景象? 距今38—46亿年, 地球演化之初 今天的临海 塘,平地木屋旁悠闲的牛羊,挑着毛竹下山的山里人,在红色的土地上辛勤劳作的老农,还有穿梭于林间的潺潺溪流,山岚里飘着挖笋人的山歌,让你晃如置身仙境之中,忘了归处。 “驴友”日记 如展翅雄鹰般的济公峰倒影在这神奇村落里。大山脚下气候变化万千,忽晴忽雨忽雾,如晨昏的云雾里仙子出浴般的山峰,蒸腾着岫烟的森林,山峦谷地上层层叠叠、五彩斑斓的红黄绿相杂的树木,倒影着山峰的碧澄的水 1、日记中,主要描述了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哪些要素? 2、你能否将日记中的文学语言转化为地理语言?简要描述一下公盂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贴近生活、联系乡土、富有时代特征 东湖公园 70年代 现在 虫草主要产在青藏地区,收购价格高达每公斤10万元。于是,大量挖掘人员来到这片脆弱的土地,“虫草经济”应运而生。 然而,挖一棵虫草要破坏30平方厘米草皮,因践踏和汽车碾压而破坏的面积更大。退化的土地寸草不生,河流开始枯竭,最终大片的草地变成了裸露的荒地,不能再满足牧民畜牧生产的需要,他们被迫离开了赖以生存的家园。 思考:挖掘的只是虫草,为什么最终让牧民失去了家园? 《虫草的故事》 3、情境前后呼应,富有整体感 为什么要给他们立碑? 立碑就足够了吗? 我们该怎么做? 4、关注学生,体现教学的民主性 让学生成为教学情境中的主角 将3千克的土壤分成相等的两份,分别置于两个较大的盘子中央,堆成形状大体相同的两个圆锥体,在其中一个土堆上覆盖一层草皮。分别将200毫升水在距土堆顶部20厘米的高度上慢慢淋至两盘内。 将3千克的土壤分成相等的两份,分别置于两个较大的盘子中央,堆成形状大体相同的两个圆锥体,在其中一个土堆上覆盖一层草皮。分别将200毫升水在距土堆顶部20厘米的高度上慢慢淋至两盘内。 推测比较沉积在土堆边缘泥土的多少。 甲 乙 将3千克土壤分成相等的两份,分别置于两个较大的盘子中央,堆成形状大体相同的两个圆锥体。分别将200毫升水在距土堆顶部20厘米的高度上慢慢淋至两盘内。 坡度不同 推测比较沉积在土堆边缘泥土的多少。 甲 乙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 活动: 试画出一幅自然地理各要素的关联图?并举例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感悟大自然的哲理 通过“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学习,结合人类活动或你的学习生活,创作“感言”、“感悟” “牵一发而动全身” “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 蜀汉昭列帝刘备 根据描述,判断它们体现了哪些要素之间的直接的关联性。 热带雨林——“地球之肺” 植物---气候 三、本届体质课中情境的呈现形式 1、图片呈现 距今38—46亿年, 地球演化之初 今天的临海 46亿年前 6亿年前 新生代 第三纪 白垩纪 中生代 寒武纪 奥陶纪 志留纪 泥盆纪 古生代 石炭纪 二叠纪 三叠纪 侏罗纪 00:00 12:00 傍晚 21:36 23:20 23:59:56 古生代末期,发生了及其严重的大灭绝事件,60%的海生无脊椎动物(如三叶虫)灭绝,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则全部绝。 重大灭绝事件Ⅰ 虫草主要产在青藏地区,收购价格高达每公斤10万元。于是,大量挖掘人员来到这片脆弱的土地,“虫草经济”应运而生。 然而,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从神州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谈起.ppt
- 牛顿第一定律(高中物理课件).ppt
- 牛顿第三定律(公开课课件).ppt
- 机械能守恒定律4-7复习课.ppt
- 电磁感应--1(高中物理优秀课件).ppt
- 光的干涉(高中物理课件).ppt
- 高三物理电学实验复习课件.ppt
- 力的分解-高中优秀课件.ppt
- 摩擦力-高中优秀课件.ppt
- 交变电流、传感器章末检测(十).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