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老族”亲子心理互救.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啃老族”亲子心理互救

“啃老族”亲子心理互救   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调查,目前我国有30%左右的成年人被父母供养着。他们就是所谓的“啃老族”。由于这个年龄的人大多在20到30岁,所以这种现象又被称为“2030”现象。      典型个案:小雨成了“啃老族”      小雨今年25岁,身高一米八,长得高高大大。但是,他大专毕业两年了,至今仍然闲在家里,说是要等到有合适的工作再去上班。其实,小雨刚毕业的时候,是有一份工作的,只是工作不久,小雨觉得工作压力太大就辞了职。小雨妈妈听说儿子的工作很累,更是心疼,就让儿子在家等着,托一个亲戚再找个好工作。   小雨是独生子,父母已年过五旬。母亲几年前下岗,就靠父亲一个人的工资养活全家。小雨父母总是念叨,孩子生在这个家真是受罪了。既然觉得欠孩子的,对小雨,父母自然就百般疼爱,从小就尽力地满足孩子。而且,小雨凡事都是父母全方位地照顾,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伺候得很周全。小雨也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上小学二年级了还不会系鞋带,直到一次学校组织比赛,其中一项活动是系鞋带,这才让他在一个晚上学会了系鞋带。   转眼,小雨长大了,直到去外地上大学,妈妈总怕他在外面受苦,便常常给小雨寄钱,而自己却省吃俭用。养儿防备老嘛,将来要指望儿子啊!   没想到,小雨毕业两年了,至今还在家里吃闲饭。每到吃饭的时候,父母总怕儿子心情不好,还要小心翼翼地让儿子吃好喝好。母亲还隔三差五地主动递上些零花钱,怕儿子手头为难,更怕儿子心里为难。   最让父母发愁的是儿子的婚恋大事。还好,小雨从去年有了女朋友。儿子有了女朋友,也到了岁数,虽说没有工作,可该结婚还是得结婚啊。年轻人结婚都要楼房。按如今的房价,至少也要几十万。家里哪来这么多钱?可是不给儿子买好楼房,岂不是对不起儿子,将来怎么指望儿子?于是,小雨的父母想尽了一切可以想到的办法,在亲友中挖掘了一切可以挖掘的潜力,结果是积蓄加集资加贷款,总算给儿子买了房,结了婚。当然,一切借款和贷款,小雨没有一丁点儿责任,父母也没有让儿子承担的意思。   婚后,小两口过得倒是挺好。小雨的妻子本来在一家企业里打工。后来,小雨说妻子的工作太累,干脆不让她去上班了,说一块等待好工作。这下好,小两口一日三餐来父母家吃饭,饭后回到自己的楼房里等待好工作。结果是好工作没等来,小两口反倒都不愿出门了。特别是小雨,每天吃完饭就是看电视,连人都不愿见了。   小雨的父母这才感到不妙。一来担心儿子成了废物,怕指望不上了;二来担心这样坐吃山空,不要说还账,就是吃饭都成了问题。为此,小雨的父亲内退后继续返聘在单位里看门,小雨的妈妈摆起了货摊。可是,小雨依然故我,继续在家里等待合适的工作。小雨的父母实在困惑不解:孩子这是怎么了?这可怎么得了啊!      心理探源:亲子一体化心理的苦果      小雨这是怎么了?按时下一个时髦的说法,小雨成了“啃老族”。   有人把啃老族称为“新失业群体”,这实在有点勉强。因为他们是放弃工作,是拒绝工作,是逃避责任。即使上面谈到的最后一类,也是不愿再就业而“主动失业”的。“太辛苦”、“太累”,这几乎是啃老族拒绝工作的共同理由。而他们正在老去的父母,却为了生计埋头在“太辛苦”的工作里。所以,严格说来,啃老族从根本上说并非失业惹的祸。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催生了“啃老族”呢?   虽然“啃老”现象并非中国独有,可确实在我们的国家里这个问题更突出。原因当然是复杂的,有社会的影响,有教育的关系,但关键的还是家庭。说起家庭方面的原因,我们会自然想到父母对儿女的溺爱。但从心理学角度看,更深层、更根本的原因,关键还在于我们所特有的家庭亲子观,啃老族是我们传统文化中“亲子一体化心理”的一颗必然的苦果。   在我们的亲子关系中,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心理上的一体化倾向。虽然孩子从降生起,与母亲身体连接的脐带已经切断,但是,亲子之间有一根似乎永不消失的心理上的脐带,让亲子成了心理上的“连体人”,彼此都失去了应有的独立性。于是,亲子之间彼此的权利与责任界限几乎消失了,于是,我就是你,你就是我:我的就是你的,你的就是我的。由于这种亲子一体化心理,一方面,使父母认为穷其一生的努力就是为了子女;另一方面,让子女以为接受父母的一切也是理所当然。于是,一面是子女心安理得地啃老,一面是父母心甘情愿地被啃。正所谓“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而且,在亲子一体化心理中,与其说是子女缺乏独立意识,不如说是父母更缺乏独立意识,或者说,是父母对子女的强烈的依赖意识,“培养”了子女对父母的依赖意识。于是,“啃老”便是必然的结果了。   不用说纯粹地啃老族在直接啃老,即使不少有工作的子女,不也在心安理得地间接地啃老吗?不信,看看有多少年轻人的楼房是自己独立购买的?再有,现在的啃老族绝大部分是最初的独生代。这又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