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民“离村”的社会经济效应——以世纪二三十年代为背景_论文.docx
农民“离村”的社会经济效应——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背景
【内容提要】本文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背景,概述农民“离村”的社会经济效应,认为,“离村”现象主要是农村经济衰退的产物。农民大量“离村”,对农村经济社会影响至巨:精壮劳动力流失“不仅减削生产力,而且失去优秀人才以为农村改进之基本”;造成耕地撂荒和“有地无粮”现象的严重化。尽管农民离村对农村社会经济不无小补,但总的来看,积极影响微乎其微。
【摘 要 题】现代社会史研究
【英文摘要】The article generalizes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effects of peasantsleaving homeby taking 1920s and 1930s as the thinks that the phenomena of leaving home resulted from the rural economic most peasantsleaving homeaffect hugely the rural society and running off of strong labors not only weakened productive forces,but lost the fundamental power to improve the rural aggravated the phenomena of the land lying waste and there being land but no the peasantsleaving homedid a little use to rural society and economy in general,the active effects are unworthy of mentioning.
【关 键 词】“离村”/流民/社会经济
Leaving home/Refugee/Social economy
【 正 文】
农民“离村”,是民国时期最引人瞩目的社会问题之一,在当时就已经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史研究的推进,这一现象纳入研究者的视野,如鲁西奇先生的《中国近代农民离土现象浅析》、王文昌先生的《20世纪30年代前期农民离村问题》、彭南生先生的《也论近代农民离村原因》以及本人的《中国农民的“恋土”和“离土”》等(注:参见《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3期;《历史研究》1993年第2期;《历史研究》1999年第6期;《光明日报》1993年7月19日。),都作了有益的探讨。但对农民“离村”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影响,尚无专文探究。本文的研究,可以弥补相关研究的不足。
“离村”就是农民暂时或永久地离开自己所居住的村落。“离村”情况复杂,流亡、逃难、参军、求学、投亲访友、出嫁、作官等,均在此列,但在“流民的国度”里,“离村”人口中,流民居于绝对多数,正因为如此,人们把“离村率”作为检视流民问题严重程度的一根标尺。农民的“离村运动”,尽管有多种因素的合力驱动,但农村经济的衰退是至关重要的,对此,笔者在《近代农业生产条件的恶化与流民现象》中作过探讨(注:《中国农史》1999年第2期。),这里拟梳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有关资料,概述农民“离村”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影响,不妥之处,请方家指正。
一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农村经济濒临破产的边缘,被强制脱离物质生产资料的流民“已普遍于全国的任何穷乡僻壤,并且日益严重化了”(注:饶涤生:《日趋严重的农民离村问题》,《申报月刊》第4卷第12号,第72页。)。流民问题的严重性,用“离村率”衡量,表现在农民离村人数的明显增加上。根据时人的抽样调查,可以计算出20年代中国农民的离村情况:
表1 20年代中国农民离村情况表
资料来源:田中忠夫,《中国农业经济研究》(中译本),上海大东书局,1934年,第111~113页;另见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2辑,第636~637页;饶涤生,《日趋严重的农民离村问题》,《申报月刊》第4卷第12号,第71页。
据上表所示,20年代,中国农村人口的离村率,从%~%不等,平均为%。历史进入30年代,农民“离村率”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列表如下:
表2 30年代中国农村离村率表
资料来源:《农情报告》第4卷第7期,第173页。
显而易见,“离村率”较之20年代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这份统计资料是综合国民政府实业部中央农业实验所几千名分布在各地的报告员的上报材料得出的,虽然未将辽宁、吉林、黑龙江、蒙古、西康、西藏、新疆等地离村情况统计在内,但仍具有普遍意义。据此,22省全家离村的农家数为1920746家,按一家五口计算,则为9603730人,加上有青年男女离村之农家(如果一家仅一人离村)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缺陷及发展对策(本科论文).doc
- 漂亮妈妈-产后恢复保健完美家园创业策划书要点.doc
- 现浇箱梁预应力钢绞线理论伸长量的计算.doc
- 商业银行与财务公司合作若干问题的思考.docx
- 如今我势不可挡 电话是如今商业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工具.doc
-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分担研究——以DC投资公司PPP模式为例.doc
- (2012年上学期用)大学计算机基础(文)(二)本科实验报告册电子稿(同名19400).doc
- 人民币汇率升值与中美贸易失衡问题探讨_论文.docx
- 金融机构反洗钱年度报告模板(字).doc
- -焦柯、陈星等-度区超限高层框筒结构受拉墙体抗震性能分析.doc
最近下载
- 光伏电站组件安装前测试记录及电源并网前单位工程调试报告(记录).doc VIP
- QCR 749.1-2020 铁路桥梁钢结构及构件保护涂装与涂料 第1部分:钢梁.docx VIP
- MTBE生产技术知识问答.pdf VIP
- (2025春新版本)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端午粽》PPT课件.pptx VIP
-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件(共25张PPT).pptx VIP
- 颖川陈氏经秀族谱目录.doc VIP
- 2025年河北省国富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人员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掷一掷》部级优课陈萍老师—省级公开课课件.ppt VIP
- 古野GPS操作说明书中文_GP170.PDF VIP
- TT310系列超声波测厚仪.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