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病因干预”对失眠症治疗与临床观察
中医“病因干预”对失眠症治疗与临床观察
作者单位:200231 上海徐汇区长桥街道卫生服务中心
通讯作者:朱仲余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医“病因干预”对失眠症的治疗与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符合失眠症诊断的患者共95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病因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按中医辨症,分为肝郁化火、心脾两虚、痰热内扰、阴虚火旺等四型。病因干预组在中医辨症施治的基础上,进行病因干预。四周后,评估两组的疗效。结果 两组各辨证分型的疗效对比,肝郁化火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其致病因素的特殊性有关。
【关键词】 失眠症; 病因干预; 动静结合
失眠症的发生与生理、心理、不良生活习惯及社会等因素有关,按常规治疗往往不能取得满意疗效。在中医辨证施治的基础上,进行“病因干预”与“动静结合”,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失眠症不是躯体疾病或其他精神疾病的伴发症状[1],其致病的病因很多,按常规治疗往往不能取得满意疗效,故探索“病因干预”与“动静结合”的方法,以治疗失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参照《内科诊断标准》标准,共收集失眠症患者95例,男10例,女85例。年龄40~60岁,男女性别之比2:17。所以患者均未服用或时而服用镇静剂类药物,病程均在三个月内。中医辨证施治参照《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2]。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病因干预实验组为愿意配合并接受病因干预的患者,共52例,其中男1例。其余为对照组,共43例,其中男9例。再经中医临床辨症分型,病因干预组:肝郁化火者3例,心脾两虚者20例,痰热内扰者18例,阴虚火旺者11例。对照组:肝郁化火者2例,心脾两虚者14例,痰热内扰者17例,阴虚火旺者10例。
1.2 方法 病因干预组与对照组均以《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为治疗基础,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具体治疗(用何中医药)具有可比性。造成失眠症的病因很多,通过大量临床调查,发现其致病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生活无规律 [3]:如夜间生活无节制,或经常上夜班者,导致生物钟的紊乱。(2)精神受挫 [4]:如亲人死亡、情场失意、企业倒闭、或股市大幅振荡等。(3)人体生理因素 [5]:如妇女更年期,雌性激素下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4)兴奋性饮料:如过饮咖啡、浓茶、酒等。(5)不良饮食习惯:如夜宵而造成胃肠过度充盈等。(6)运动缺乏:如久坐、久卧、久视,长期处于抑制或高度紧张状态。(7)心理障碍[6]:因睡眠缺少,造成恐惧或忧虑的心理,形成失眠的恶性循环。(8)环境改变:如居住环境的改变或灯光太亮或噪音等。由于以上种种原因造成睡眠不足,而心理上的恐惧,为了弥补睡眠的不足,而延长睡眠或休息时间,造成长期精神处于抑制状态,反过来加剧失眠。病因干预组在中医辨症施治的基础上,进行“病因干预”及“动静结合”。四周后,评估两组的疗效。
1.3 疗效评估 参照《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治愈:睡眠正常,症状消失;好转:睡眠时间延长,症状改善;未愈:症状无改变。以上样本均能积极配合,不存在脱落现象。
2 结果
2.1 病因分析 两组造成失眠症的病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与病因干预组失眠症的病因对比分析见表1。
2.2 辨症分型 两组中医辨症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与病因干预组中医辨症分型对比分析见表2。
2.3 治疗结果 肝郁化火型两组总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型,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7]。
脾“在志为思”。思是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一种状态,即思考、思虑,亦可昼思夜虑,贯穿于阴阳之间,其主宰阴阳平衡。“思”虽为“脾”之志,但与“心”主神明关系密切,故《内经》有“思出于心,而脾应之”之说。故当人们过度思虑后,超出脾的生理功能所能承受极限后,反过来可伤脾及心,影响人的睡眠功能,故有“多思伤脾”之说。
“神”、“魂”、“思”均以“血”为物质基础,“血”盛衰与否,直接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精神、思维、意识能力及睡眠状况。在“失眠症”中女性发病率相对较高,因中医认为“女子以血为用事”,女子一生的生理功能均与血有关,如月经、生育、哺乳等,易损气耗血,造成“血虚”,故“血虚”是造成女性“失眠症”的高发病率因素之一。
又《类证治裁:不寐》云“阳气自动而之静,则寐;阴气自静而之动,则寤;不寐者,病在阳不交阴也”提示了白天没有相对的兴奋,夜间就没有相对的安宁。没有白天良好的精神状态,就没有夜间良好的睡眠质量。故在中医辨症施治的同时,针对失眠病因的干预,提出“动静结合”,是提高“失眠症”患者白天的兴奋阈值,以达到改善夜间睡眠。
在以上辨证分型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与死神赛跑我们爱情跑赢“第一棒”.doc
- 与爱一起流传《照夜白》.doc
- 与爱情无关那一场痛.doc
- 与父亲一起打工日子.doc
- 与父母保持“一碗汤”距离.doc
- 与狼同行,他是电影《狼图腾》狼王指导员.doc
- 与狼共舞女翻译拯救爱人时桃色沦陷.doc
- 与时间赛跑,含泪叩谢《我父亲》男主角.doc
- 与男旦共舞我们爱从来没有错位.doc
- 与病毒作战“病毒牛仔”.doc
- 注册验船师高频真题题库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高频题库带解析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考试必备资料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精选题库带分析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考前冲刺必刷题附答案2025.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0讲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3讲 生物技术与工程(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7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检测)(原卷版) .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3讲 生物技术与工程(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