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儿童青少年抑郁与健康危害行为关联
儿童青少年抑郁与健康危害行为关联
【文献标识码】 B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95.6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1-0086-04
【关键词】 抑郁;危险行为;因素分析,统计学;儿童;青少年
抑郁(depression)是一种心境的低落状态,多伴有焦虑、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等。儿童青少年的抑郁与成人相比,出现时比较隐蔽,它的发生通常有一个缓慢的、长期的过程,使成人期患抑郁的风险增加2~4倍[1],而且青少年的抑郁症状有复发的风险。抑郁可影响到儿童青少年正常的生长和发育、学校的表现、与同龄人及家人的关系,甚至导致自杀[2-3],通常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如学习成绩的突然下降、过敏性体验的增加、朋友关系的恶化、社会交往或娱乐活动的减少、饮食的改变、睡眠障碍、经常疲劳、感到没有价值、无望感等。儿童青少年的抑郁也增加了物质滥用和自杀的风险[4-5]。
1 儿童青少年抑郁的流行特征
1.1 流行率 国内外文献报道的儿童青少年抑郁流行率调查结果存在很大差异。美国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大约有15%的儿童青少年有抑郁症状,受重性抑郁影响的儿童青少年占3%~5%[6];澳大利亚每年约有3%的6~17岁儿童青少年受到抑郁性障碍的影响[7];意大利有5%~10%的儿童青少年有抑郁症状[8]。我国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42.3%,其中有抑郁症状的女生占45.1%,有抑郁症状的男生占39.5%;普通中学有抑郁症状学生占44.8%,重点中学有抑郁症状学生占40.4%,普通中学抑郁症状的学生显著多于重点中学的学生[9]。
国内外儿童青少年抑郁的流行率存在很大差异,可能是由于使用的诊断、测量工具不一致,评价标准不同以及文化背景的差异所造成。
1.2 年龄、性别差异 在儿童青少年中,抑郁的流行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10]。在儿童期,男女患抑郁的情况大体相同,但到青春期时流行率明显增高,同时女孩患抑郁的频率高于男孩[5]。抑郁在女性青少年中流行更为普遍,性别差异出现的年龄是13岁;与男孩相比,女孩患抑郁的概率更高,症状也比男孩严重[11-12]。有研究表明,近20%的女生在青春期发??过程中有过明显的抑郁症状,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抑郁的症状有一些变化,但从青春期到成年早期较严重的抑郁有增加的趋势[13-14]。
1.3 种族差异 美国学者Saluja等[10]对9 863名11~15岁的学生调查的结果显示,18%的儿童青少年报告有抑郁症状,女生的报告率(25%)高于男生(10%),不同种群与文化背景的青少年抑郁的发生率不同,其中美国印第安裔、西班牙裔、白人、亚裔、非裔学生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29%,22%,18%,17%和15%。该研究同时强调,正确理解青少年抑郁的流行率在男女之间以及不同的种群、文化背景之间的差异,对于识别和治疗该人群的抑郁症状有很重要的意义。
2 抑郁与多种健康危害行为的统计学关联
抑郁通常与吸烟、饮酒、物质滥用、不安全性行为、暴力等健康危害行为有统计学关联,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并削弱社会功能,甚至引起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15-17]。陶芳标等[18]对合肥市城乡3 127名中学生进行调查,在控制了性别、父母文化程度等社会人口统计学变量后,结果发现抑郁症状是打架、自杀意念、每天吸烟、大量饮酒、节食、见过毒品、上网时间过长等健康危害行为的危险因素。
2.1 抑郁与自杀 有资料显示,近几年儿童青少年抑郁症和自杀明显增多,自杀是青少年死亡的第3位原因,成为突出的心理问题[19]。
2004年3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向医生和病人发出通告,该通告是关于新近10种抗抑郁药物的使用增加了自杀的风险。FDA咨询委员会对所有儿科抗抑郁试验的资料进行重新估计和分析,通过meta分析发现,青少年使用新型抗抑郁药物治疗组自杀行为发生的风险明显高于对照组(使用安慰剂组)[20]。FDA的通告强调,抗抑郁药物在青少年和成年人中的使用加重了抑郁的症状或增加了自杀的风险。
Marquet等[21]在荷兰的研究也发现,1983-2003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自杀和自杀企图人数下降了50%,其中有60%曾尝试过或采取过自杀的人被诊断为患有抑郁症状。这些有抑郁症状的病人有91%通过医生进行了抗抑郁的药物治疗,通常情况下,采取过自杀行动比尝试过自杀的病人当中抑郁的流行率高出8%。另外,在自杀未遂与自杀死亡的病人当中抑郁的症状和表现大部分是相同的。
2.2 抑郁与物质滥用 物质滥用(substance abuse)是“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的简称,该类物质易使人体产生依赖性与成瘾性,儿童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