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革兰阴性杆菌中质粒ampC基因检测与分析.docVIP

关于革兰阴性杆菌中质粒ampC基因检测与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革兰阴性杆菌中质粒ampC基因检测与分析

关于革兰阴性杆菌中质粒ampC基因检测与分析   【摘要】目的 运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对革兰阴性杆菌的质粒ampC基因进行检测与分析。方法 选取250株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通过热裂解获取DNA模板,使用六组引物对多重PCR进行扩增,再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区分PCR产物,记录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50株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中检测出其中9株为质粒ampC基因阳性。结论 多重PCR技术特异性高,能简单、快速地检测革兰阴性杆菌质粒ampC基因。   【关键词】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革兰阴性杆菌 质粒ampC基因 检测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R44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7-040-02   On Gram-negative bacteria plasmid ampC gene detection and analysis   ZHOU BiyanLI YouyongSU YongJun WANG Zhangtao   (Guangxi Nanni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 Nanning, Guangxi 530022)   【Abstract】Objective To multiplex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for Gram-negative bacteria plasmid ampC gene detection and analysis. Methods 250 clinical isolates of Gram-negative bacteria, for DNA template by thermal cracking, the use of six groups of multiplex PCR primers to amplify, and then 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 of PCR products to distinguish, record relevant data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250 clinical isolates of Gram-negative bacteria was detected among 9 of plasmid ampC gene positive. Conclusion The high specificity of multiplex PCR, can be simple, quick detection of Gram-negative bacteria plasmid ampC gene.   【Key words】multiplex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Gram-negative bacteria plasmid ampC gene detection and analysis      革兰阴性杆菌的AmpC酶属于BushI型( A mbler C型)β-内酰胺酶,AmpC酶可分为染色体型和质粒介导型。已被报道出来的29种质粒ampC基因编码28种质粒AmpCβ-内酰胺酶,根据不同来源可分为不同的6个群: EBC(源于阴沟杆菌)、CIT(源于弗氏枸橼酸菌)、MoX(来源未知)、FoX(来源未知)、ACC(源于哈夫尼亚菌)、DHA(源于摩根摩根菌)。大多数如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等质粒ampC基因均被发现于发生院内感染的菌株中[1]。目前,由于产质粒A mpC酶的革兰阴性杆菌对一、二、三代的β-内酰胺类的抗生素均有很强的耐药性,临床上对于产质粒AmpC酶的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感染,治疗效果均不佳,并且很???在临床实验室开展的方法检出质粒介导的AmpCβ-内酰胺酶。本文运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对革兰阴性杆菌的质粒ampC基因进行检测与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50株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通过热裂解获取DNA模板,使用六组引物对多重PCR进行扩增,再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区分PCR产物,记录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2 检测方法 选取250株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临床分离株,以肺炎克雷伯菌M304作为参照,应用电泳仪、电热恒温水浴箱、PCR扩增仪及Eppendorf台式高速离心机进行样品模板制备、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基因检测、分析以及对其测序,具体过程如下:   1.2.1 模板制备 将细菌放置在2ml的LB肉汤中进行接种,温度37℃,孵育20小时,取过夜培养物1ml放置Ep-pendorf管中,离心5min,选择13000r/min,上面清液部分舍去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