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药狗肝菜研究进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药狗肝菜研究进展

南药狗肝菜研究进展   【摘要】 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对狗肝菜的鉴别、栽培技术、化学成分以及药理作用研究取得的进展,系统化狗肝菜的各方面理论,为狗肝菜的进一步研究、开发与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狗肝菜;研究进展      作者单位:作者单位:510655广州市天河区中医医院      狗肝菜来源于爵床科狗肝菜属植物狗肝菜(Dicliptera chinensis L. Ness)的干燥全草,主产于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我国南方地区,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生津、利尿。常用于感冒发热,暑热烦渴、乳蛾、疔疮、便血、尿血、小便不利等症[1]。现笔者将狗肝菜的鉴别、栽培、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为更好的开展狗肝菜研究提供参考。?   1 本草考证?   狗肝菜最早见载于民国时期萧步丹的《岭南采药录》:“梗青色、叶象杏仁、性寒凉、散热。有本地羚羊之称。凡觉热气盛,肝火重,服之甚有功效”[2]。随后胡真在《山草药指南》中记载:“用菜和猪肉煎服,甚有功效”[3]。其后,《岭南草药志》、《广州常用草药集》、《广西中草药》、《广西本草选编》、《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湖南药物志》、《福建药物志》等均有记载狗肝菜一药,但皆为地方本草药物志记载。直至2004年,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首次将狗肝菜编入《广东省中药材标准》,正式把狗肝菜列入地方中药标准。?   狗肝菜一直存在较为严重的同物异名现象,笔者对狗肝菜进行了名称考证,共统计出别名20多种,主要有:金龙棒(《广州植物志》),路边青(《陆川本草》),麦穗红(《南宁市药物志》),青蛇仔(《岭南草药志》),羊肝菜、土羚羊(《广西中草药》),野青仔、六角英(《福建中草药》),狮子草、九头狮子草(江西《草药手册》),小青(《全国中草药汇编》),天青菜、大青(《福建药物志》)[4],双托草、臭仔草、九曲草、鱼鳞草、水托草(《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5],九干菜、野辣椒(《广州常用草药集》)[6],毛红花(《湖南药物志》)[7]。?   2 鉴别研究 ?   狗肝菜(Dicliptera chinensis (L.)Ness)须根纤细,呈黄绿色。茎表面具钝棱、节膨大、多分枝呈曲折状。叶全缘,多皱缩或破碎,完整叶呈卵状椭圆形,上表面叶脉有柔毛,下表面叶脉柔毛较少。花二唇形。种子扁圆形。气微,味淡、微甘。市场上曾发现狗肝菜的伪品,经鉴定为同科观音草属植物观音草(Peristrophe baphica (Spreng) Bremek.)的干燥全草,习称红丝线草。虽两者外观性状较为相似,但原植物种属不同,功效也不同,因此临床使用时应加以区分。?   徐玉琳等[8]首次对狗肝菜与观音草的植物来源及原植物形态异同作出了比较。二者区别主要在于:狗肝菜叶下表面脉上柔毛较少,近于秃净;观音草叶两面均具白色柔毛,尤以背面主侧脉为多。2005年,冯小映[9]首次从狗肝菜的原植物形态、药材性状、显微鉴别及理化分析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生药学研究,基本建立狗肝菜的生药学鉴别方法。随后,朱华等[10]、冯小映等[11]先后对狗肝菜的显微特征作出补充。?   3 栽培研究?   狗肝菜以往民间入药多为野生品,随着野生资源短缺,国内逐渐开展了狗肝菜的栽培研究。2004年,龚玉莲等[12]研究不同生长调节剂对狗肝菜愈伤组织诱导和离体快繁的影响,结果发现附加一定的生长调节剂能提高狗肝菜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和离体快繁的效率。2005年,龚玉莲等[13]首次系统报道狗肝菜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同年,陈显双[14]首次报道狗肝菜的栽培技术。但是目前有关狗肝菜的生长习性及规范化种植技术(GAP)的研究仍未见报道。?   4 化学成分研究?   从2003年开始,我国学者逐步开展狗肝菜的化学成分研究,基本确定狗肝菜中主要含有多糖、萜类、甾体及苷类等多种化学成分:?   4.1 多糖   多糖为狗肝菜中研究较为深入的化学成分。2003年,冯小映等[15]首次报道了狗肝菜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2008年,徐玉琳等[16]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比较狗肝菜与红丝线草的多糖含量,发现狗肝菜的多糖含量较红丝线草低。2010年,张可锋等[17]首次用正交试验优选狗肝菜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最终筛选的稳定、简单、可行,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的狗肝菜多糖提取工艺。同年,傅鹏等[18]考察不同产地狗肝菜中多糖的含量,发现各产地狗肝菜中多糖含量差异较大,野生品多糖含量高于栽培品,并以广西桂林狗肝菜中多糖含量为最高。?   4.2 萜类、甾体及苷类成分   2003年,康笑枫等[19]用GC?MS法首次分离出狗肝菜的67种挥发性成分,并鉴别出其中40种,均为单萜、倍半萜及二萜类成分。随后,高毓涛等首次采用GC?MS法分析狗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