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逆向技术溢出__ppt
Company Name LOGO OFDI逆向技术溢出 ——基于吸收能力的视角 09国贸3班 Catalogue 1 3 如何提高我国的吸收能力 5 我国吸收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现状及原因 (国际RD溢出效果的地区差异性) 4 研究背景 2 OFDI影响投资国技术进步的两种途径 “吸收能力”的概念 Company Name 研究背景 长期以来,对外直接投资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FDI )的技术溢出效应都只偏重于关注东道国,而忽视了对投资母国的影响。 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特别是 20世纪 80年代以来,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经济效应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起先着眼于发达国家企业外向 FDI的动机和决定因素,后来逐渐扩大到针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 technology resourcing OFDI )的探讨。 事实上,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逆向技术溢出( reverse technology spillovers) ,即投资国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接近东道国的RD资源,进而获得由东道国向投资母国的技术转移和技术溢出。 Company Name OFDI影响技术进步 两种途径 另一方面 ,适宜技术理论表明,发达国家推出的新技术都是为自己量身定做的,这些本地化技术创新未必适宜于落后国家的经济发展,他们只是对相似技术的使用者产生有限的技术溢出效应。因此,如果落后国家和发达国家技术差距过大,且不努力改变自身的经济发展环境以适应这些新技术的话,那么将不能有效的吸收国外先进技术。 一方面,对外投资企业通过到发达国家进行RD投资,学习和获取当地的先进技术资源,可以大大增强母公司的技术优势和竞争实力,并进而通过示范效应、竞争效应、产业关联等将这种公司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波及到全国,促进全国技术水平的提高。 由此可见,对外投资并不能一定带来逆向技术溢出效应······ Company Name “吸收能力”的概念 “吸收能力”的概念首先是由 Cohen Levinthal 1989 在分析企业研发作用时提出的。 他们认为,企业研发投入对其技术进步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研发成果直接促进了技术进步;企业研发投入(RD)增强了企业对外来技术的吸收、学习、和模仿能力,使得企业拥有更强的技术能力去吸收外部技术扩散。而投资国进行国际RD投资是否会产生逆向技术溢出,与该投资国企业的吸收能力有关。 我国吸收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现状 Company Name 我国国际RD溢出效果的地区差异性 Company Name 形成原因: 东部地区的对外投资企业在资金、规模、研发、人才等方面都比中西部地区有优势,RD资本投入更大,吸收能力更强,更倾向于获取国外的最新技术(高于国内技术前沿),因而促进了国内技术前沿前移。 而对中西部地区的企业来说,其技术水平距离国际技术前沿较远,更倾向于通过对外投资和自身差距较小的适宜技术,通过对获取的适宜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利用来促进技术效率的改善;又或者,由于该区域以人力资源为代表的技术吸收能力普遍较低,对通过对外投资获取的先进技术或适宜技术无法充分消化吸收和利用,从而导致RD的国际技术溢出效应不明显。 Company Name Company Name 吸收能力的提高 Company Name LOGO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