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选择性复原的热力学研究
摘要
摘要
n,B.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还原反应是有机合成中一类重要的反应类型,是
官能团转换的有效方法之一。然而基于分子中特殊共轭体系的存在,a,B.不饱
和羰基化合物的选择性还原既是有机合成中的核心反应之一,也是有机合成中
的难点。调研文献发现,以往对此类化合物选择性还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定性
分析,即主要通过还原剂的筛选,还原条件的优化等途径来控制反应的选择性,
而关于这一问题定量研究的报道却很少。本文从热力学角度出发,通过测定a,B
.不饱和羰基化合物中两类不饱和键的负氢亲合势,定量分析此类化合物的选择
性还原问题,以期对此类问题的解决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
本论文设计合成了三类羰基化合物,分别通过循环伏安法CV和方波伏安法
OSWV测定了三类羰基化合物X在乙腈溶液中的单电子还原电位[.1.771一
VS
.2.595(VFC+/o)】, 以及相应自由基中间体XH。的单电子还原电位[-0.486一
.0.787ⅣVSFc+/o)】,实验结果表明单电子还原剂很难将上述羰基化合物还原,羰
基化合物加氢之后的负离子XH在乙腈溶液中无法稳定存在。通过滴定量热技
术直接测定了三类羰基化合物的负氢亲合势,其中不饱和羰基化合物中羰基的
负氢亲合势介于.32.36—.52.74kcai/mol,双键的负氢亲合势介于.27.66~_40.08
kcal/mol。
kcal/mol,饱和羰基化合物3X中羰基的负氢亲合势介于.18.77~-40.11
上述热力学数据表明三类羰基化合物均为弱的负氢受体,一般的有机还原剂很
难将其还原,必须使用NaBH4等强还原剂;不饱和羰基化合物中羰基的负氢亲
合势的绝对值要大于碳碳双键的负氢亲合势的绝对值,热力学上羰基更易被有
机负氢化合物还原,但同一取代基两类不饱和键负氢亲合势差值很小导致了a,D
.不饱和羰基化合物l,2还原的同时不可避免少量l,4还原的发生,为了提高反
应的选择性可以通过向反应体系中添加酸,金属离子,或向底物中引入不同的
取代基等方法来优化反应。结合热力学循环我们又分别测定了三类羰基化合物
在乙腈溶液中的氢原子亲合势,以及相应自由基负离子的氢原子亲合势和质子
亲合势,利用上述数据分析了羰基化合物的还原机理,估算了不饱和体系中C=C
7【.键的均裂能和异裂能,及其相应的电子活化参数。
远位取代基对热力学数据和电化学数据均具有良好的Hammett线性相关,
摘要
相关结果表明,a,p.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1,3位为富电子中心而2,4位为缺电
子中心,即1位或3位为亲核加成位点,2位或4位为亲电加成位点,此类化合
物为两可化合物,相应还原反应的反应位点主要集中在2位或4位。
关键词:(It,13.不饱和羰基化合物有机负氢化学负氢亲合势选择性还原
II
Abstract
Abstract
Thereductionof isone
ketonesofthe reactions
the伍,B-unsaturated important
in isallusefulfunctionaltransformation.Basedonits
organicsynthesis,which group
of ketoneshardto
structure,the is
special hydrogenationa,p-unsaturated control,
whosereduction isnot thefocusofth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Sol-gel法制备金属搀杂的多孔硅、铝氧化物复合材料.pdf
- SPE夹心电极成对电解分解葡萄糖酸和丁二酸的研究.pdf
- SPE夹膜电极阴极电解葡萄糖分解山梨醇和甘露醇的研究.pdf
- Sr18真菌代谢物抗线虫活性研讨.pdf
- Sr2CeO4系列发光材料的水热法合成及其性能研讨.pdf
- Strandberg结构磷钼酸盐无机-有机杂化材料及18型磷钼酸盐的分解和表征.pdf
- Subincanadines B和D的全合成研讨.pdf
- THP-1分化巨噬细胞的铍摄入及相关生物学影响研讨.pdf
- TiCl<,4>-NEt<,3>低价钛系统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pdf
- TiIrO<,2>阳极在氯酚水溶液中的电化学行动与失活.pdf
- α-Fe<,2>O<,3>、γ-Al<,2>O<,3>、SiO<,2>纳米粒子单一及其混杂体系的界面化学行为.pdf
- α-Fe<,2>O<,3>的表面酸碱性质和光催化功能的研究.pdf
- α-Fe<,2>O<,3>纳米粒子的拉曼光谱及物性研讨.pdf
- α-乙基丙烯酸(酯)和马来酰亚胺类单体的可控共聚合及共聚物的药理研讨.pdf
- α,β-不饱和羰基氯化锡化合物的合成、结构、性子及反应研究.pdf
- α--酯基碳二亚胺的回响反映活性与新型咪唑啉酮杂环的合成.pdf
- α-Fe<,2>O<,3>纳米布局的液相合成及性能表征.pdf
- α-二茂铁烷基碳正离子与乙酰乙酸乙酯的回响反映.pdf
- α-取代膦酸的不对称合成及水参与的均相Baylis-Hillman反映.pdf
- α-异佛尔酮的无金属催化氧化研讨.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