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 2.10 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共16张
第二章 恒定电流10 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 选修3-1 主讲人 学习目标 1.理解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原理,并画出电路图. 2.会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测量并收集实验数据,会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3.得出结论并对实验误差进行分析. 思考与讨论 1、设计实验方案初步设计 实验方法 伏安法 安阻法 伏阻法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 电路设计 需测物理量 计算结果 E= r= r R U U+ E= E=IR+r E=U+Ir 思考与讨论 2、实验方案的完善与改进 新电池的电阻很小,电压表的示数会怎样? 应该如何改进? 实验步骤 1、按原理图连接实物图 5欧 2、闭合开关前,把变阻器的滑片移到一端使其阻值最大 3、闭合开关,调节变阻器,使电流表的读数有明显示数,记录一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用同样的方法测量并记录几组U,I值(至少6组) 4、断开开关,整理好器材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第6组 U/V I/A 方法二:图象法 在坐标纸上以I为横坐标,路端电压U为纵坐标,用测出几组的(I,U)值画出U-I图象. E等于U轴截距 注意事项 1、应选择阻值范围小而额定电流大的滑动变阻器,电压表在满足量程要求的前提下选取内阻较大的。 3.干电池在大电流放电时,电动势E会明显下降,内阻会明显增大,在实验中不要将电流调得太大,电流不宜超过0.5A,每次读完数后立即断电,以免使电动势和内阻发生变化. 2.在开关闭合前,变阻器滑片应置于阻值最大位置处. A V S 甲 R 展示部分小组成果 误差分析 一、偶然误差 二、系统误差 思考: 1、引起误差的原因是什么? 2、导致E、r偏大还是偏小? A V S 甲 R A V S 乙 R 一般采用甲图电路误差较小 甲图:误差来源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 乙图:误差来源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 适宜测小内阻电源 适宜测大内阻电源 误差分析 一、偶然误差 二、系统误差 思考: 1、引起误差的原因是什么? 2、导致E、r偏大还是偏小? 3、拓展其它实验方案的误差分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5.1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共27张.ppt
- 人教版新目标八年级下册Unit 9 测试题含解析.docx
- 人教版选修一第二单元第1课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学案.doc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2018部编版第21课《伟大的悲剧》课件共49张.pptx
- 人教版选修一第一单元《梭伦改革 》优秀教案.doc
- 人教版必修二政治生活7.3我国的宗教政策共35张.ppt
- 人教版英语七下Unit12 Section B 2a2c 共14张.ppt
- 人教版新版七下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共24张.pptx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下 7.1 自由平等的追求22.pptx
-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下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共15张.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