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 共36张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一)两弹一星
1.两弹一星
;2.两弹一星的主要成就、作用和意义;3.科学家:猜猜他是谁?; 邓稼先从青少年时代就有了科技强国的夙愿。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读理论物理,不到两年便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1950年8月,邓稼先在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谢绝了恩师的挽留,毅然回国。
1958年开始主持核弹研究。在飞沙走石的戈壁,经过8年的艰苦奋战,终于研制成功原子弹和氢弹。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在北京逝世,享年62岁。;探讨;探讨;史料1 我们今天要比昨天更强大,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这个世界上,我们要不受别人的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史料2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
——邓小平《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承诺;原因:帝国主义国家利用原子弹对中国和世界其它爱好和平的国家进行威胁,为抵制帝国主义的威胁和讹诈,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保卫我国安全,提高国际地位,维护世界和平,我国做出了研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二)漫步太空;《863计划纲要》选: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等七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的重点,1996年又将海洋技术列为计划的第八个领域。;“973计划”:;“神舟1号”飞船发射升空;神舟5号载人飞船2003.10.15;2008.9.25;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年11月,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2003年10月,航天员( )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 )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神舟飞船;二、杂交水稻和青蒿素
1、袁??平和籼型杂交水稻
;有人曾经风趣地说,中国农民吃饭曾经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袁隆平何时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的?它被称为什么?;相关史事;水稻的推广:
20世纪90年代,列为世界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战略措施,还推广到印度、越南、非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增产效果十分明显。袁隆
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有什么意义?;20世纪60年代,为寻找治疗疟疾的新型有效药物,许多国家组织科研力量展开研究。中国哪位科学家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2016年感动中国颁奖词;从课本找内容;青蒿素类药物对疟疾的治愈率很高,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使全球数亿人受益。由于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哪些举世瞩目的成就?试分析一下新中国建立后科技发展的原因:;成就:原子弹爆炸成功;导弹发射成功;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袁隆平育成籼型杂交水稻;屠呦呦发现青蒿素。;1、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科技工作,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有效集中财力、物力、人力。
2、广大科技工作者,尤其归国华裔科学家们热情投入和无私奉献
3、1978年以来,邓小平多次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使科学与技术结合起来,使科学与技术结合起来,推动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本课小结;1、1964年10月我国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
A 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B 第一枚近程导弹发射成功
C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 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2、“两弹一星”中的“一星”指的是人造地球卫星。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A 天宫一号 B 嫦娥一号
C 东方红一号 D 神州一号;3、我国的航天技术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起来的。下列属于我国航天技术成就的是: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东方红一号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神州系列飞船发射成功
?嫦娥奔月工程顺利实施
A ??? B???
C ??? D???;4、“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为实现“毕生的梦想,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而培育出“东方魔稻”,被国际农学界誉为
“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
A 钱学森 B 华罗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必修二政治生活7.3我国的宗教政策共35张.ppt
- 人教版英语七下Unit12 Section B 2a2c 共14张.ppt
- 人教版新版七下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共24张.pptx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下 7.1 自由平等的追求22.pptx
-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下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共15张.ppt
- 人教版新版七下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共25张 共25张.ppt
-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竖直上抛运动 共12张.PPT
-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春》.ppt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2018部编版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课件共64张.pptx
- 人教版部编2018七年历史下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共23张.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